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9月2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盏油灯,照亮四代人传承革命精神路

本报记者 郭强

阳泉市百团大战纪念馆里,摆着一盏特殊的油灯——抗日名将范子侠使用过的油灯,油灯锈迹斑斑的底座和顶盖昭示着岁月的印记。这盏油灯背后,隐藏着四代人前仆后继传承革命精神的感人故事。

范子侠将军与百团大战

1940年,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新编第十旅旅长的范子侠,率部参加百团大战,在破袭正太铁路阳泉至寿阳段战役中屡立战功。

百团大战打响后,范子侠率领新十旅二十八团、三十团负责阳泉至寿阳的破袭任务,他率部坐镇桑掌桥。桑掌桥是正太路上最长的石桥,是正太路的“脊椎骨”。8月21日凌晨3时,范子侠率部架炮猛轰,桑掌桥被彻底摧毁,正太铁路陷入瘫痪。

狼峪站平时有近百名日军驻扎,直接钳制着对正太路的破袭。23日黄昏,日军远远望见一支30多人的队伍由测石村方向走来,以为是增援部队,满心欢喜地列队迎接,谁知这支队伍一进入车站,就开枪射击。原来,这是由范子侠率队乔装的日军。我方在几乎零伤亡的情况下,一举拿下了狼峪车站。

24日夜,范子侠又率队强攻草帽山。总攻开始,敌人一次性将所有毒气施放出来,做垂死挣扎。午夜过后,我军再次组织新的进攻,最终将敌人碉堡、炮楼全部摧毁,为破袭正太路扫除了障碍。

在范子侠的指挥下,当地群众为百团破袭战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儿歌:“百团大战破袭战,男女老少都下山,小孩大人组成团,女人顶个男人干,拆轨破路割电线,枕木烧着冒狼烟,鬼子看着干瞪眼,八路百姓尽欢颜。”

1942年2月12日,范子侠在河北沙河反“扫荡”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4岁。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在《新华日报》发表祭文悼念,称他是“模范的布尔什维克,最忠实于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战士”。

范国光:追寻父亲的足迹

提起父亲范子侠,作为儿子的范国光是陌生的,只能从母亲的只言片语中拼凑成一个模糊的形象:父亲是个抗战英雄。

1939年,5岁的范国光第一次见到父亲,这也是父子俩唯一一次见面。

1951年,16岁的范国光从山东纪念烈士建筑委员会的文件里看到一份烈士名单,其中就有范子侠的名字。那一刻,他下决心一定要弄清楚父亲的经历,去追寻父亲的足迹。

为了寻找父亲生活、战斗和牺牲的地方,几十年来,范国光一直奔波在山东、江苏、河北、山西等地。范国光说:“我这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就是沿着父亲的足迹走一遭。作为儿子,我想了解他为真理和正义奋斗的一生,这也算是尽孝了。”

范蔚及女儿:让红色家风代代传

在范国光的女儿范蔚心里,爷爷是一个传奇英雄,而父亲用一辈子搜寻爷爷的人生,也是一个传奇。

2009年,范蔚和丈夫王文离开生活多年的故土,把户口迁到爷爷牺牲的河北沙河。此后,范蔚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踏访爷爷生前的足迹这件事上。

2016年,她与父亲来到阳泉,向民间抗战历史研究者赠送了3000多字的珍贵史料。在阳泉,她走遍爷爷范子侠战斗过的桑掌桥、坡头车站、测石车站等地,并到百团大战纪念碑、纪念馆及南沟村草帽山抗战遗址祭拜先烈……

2019年,在阳泉市各级领导的关心下,范蔚的女儿王亚琪调入阳泉郊区党校,继承爷爷遗志,在山城阳泉继续宣讲范子侠的英雄故事。

2020年,范蔚将冀南柴关太行六分区驻地百姓珍藏了70多年的范子侠抗战时期使用过的油灯捐赠给百团大战纪念馆,让这盏照亮四代人的油灯去照亮更多的人。

上图:在阳泉市百团大战纪念馆里,观众在抗日名将范子侠使用过的油灯前驻足。

本报记者 郭强 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理论·践悟
   第06版:综合·公告
   第07版:税务专刊
   第08版:综合·公告
《跟着悟空游山西》主题文旅图书出版
我省这些景区首波优惠来袭
《赵氏孤儿传说—— 再回藏山》成功首演
“2024锦绣太原秋意浓”秋季文旅推介活动启动
重点推介八大精品旅游线路
曲沃全域旅游晋都行 文化旅游活动月开幕
“2024阳泉金秋文旅季”同步启动
一盏油灯,照亮四代人传承革命精神路
补足服务短板 减轻患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