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路”带“旅”赏美景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见闻
途经临县开阳村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 本报记者 李全明 摄

本报记者 李全明

以路为笔,绘就诗意山水画卷;以村为纸,处处青山绿水写意。“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的建成,实现了晋绥革命纪念馆、碛口古镇、黄河奇湾、千年景区、北武当山、庞泉沟等72个景区景点互联互通。路在风景中,“交旅”入画来。如今的吕梁,正通过“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实现交旅的深度融合。

今年的国庆假期,伴随着“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的持续爆火,吕梁市旅游市场热度明显提升,“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游、乡村游、古建游成为假期出行热点。

根据山西·文旅云测算,国庆假期7天,全市累计客流245.13万人次,日均客流35.02万人次,较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日均25.62万人次)增长36.69%。亮眼的文旅成绩背后离不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强劲助力。

“行驶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上,我们看到了多样的风景,沉浸式体验不一样的吕梁。”来吕梁游玩的太原游客蔡萍说,她喜欢自驾游,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行驶,可以一览吕梁市的大小景点,欣赏自然风光和乡村美景。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起点位于兴县后北会村,与忻州段相接,全段贯穿兴县、临县、柳林、石楼四县,途经20个乡镇、79个行政村,全长315公里。不仅连通了39处景区景点,还串起一座座美丽乡村,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景观路、生态路、致富路。

“国庆假期,我们的生意非常红火,村里旅游发展得也很好。村民们有的开民宿宾馆,有的从事原生态民俗表演,有的制作销售扫帚、箩筐等,收入都不错。”临县李家山村“网红”陈玉香说。

陈玉香所在的李家山村位于“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距离碛口古镇约3公里,去年以来,吕梁市深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以乡村旅游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集中力量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着力保护传统村落,建设和美乡村,以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散落在碛口古镇周围的李家山村、西湾村和高家塔村均被列入其中。

“现在,村民都在挖掘地方文化,自发成为家乡代言人。”张珍花是碛口古镇西湾村人,在碛口古镇景区从事讲解员工作已近10年。在她眼里,如今的村庄留得住乡愁,也能留下游客的脚步。

以“路”带“旅”,如今,更多旅游新业态、新场景正在黄河之畔兴起,旅游公路沿线古村正焕发新的生机。

如今,“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旅游及相关产业稳步发展,仅临县段就直接增加旅游从业者4000余人,拉动就业2.4万人。

“截至今年7月底,吕梁市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实施项目共432个,开工率达98.6%,工程整体进度达到73.63%。”吕梁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该市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为依托,以吕梁沿黄四县19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支点,正在打造集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晋商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百里黄河精品旅游带,火热的建设场景已在沿黄四县多点铺开。

吕梁以“绿”为底,以“路”带“旅”,旅游公路沿线处处呈现宜居宜业好风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民企100强榜单·综合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支撑
“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晋中活动启动
“大吉520”黄河英雄会汽车越野挑战赛在大宁举行
刘慈欣故乡科幻文化活动周开幕
提前启动供热计划 确保居民温暖过冬
加力支持“两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加快发行使用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
以“路”带“旅”赏美景
数字经济产业提质升级并获多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