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李京益
绛县山楂以果大、皮薄、肉厚、味甜著称,是市场上备受青睐的果品之一,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绛县税务局聚焦山楂产业农企农户涉税需求,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与推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深入辖区企业和山楂种植基地宣传讲解优惠政策,辅导办税缴费操作,以精细化的税费服务为全县山楂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增添“税务动力”。
“税务部门经常上门为我们宣传讲解各类涉农税费政策,并为农户讲解发票开具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引导其依法依规开具发票,时刻防范涉税风险。我们村的山楂种植面积为5200亩,今年长势喜人,价格也不错,每公斤售价至少3元,每亩地收入能达到上万元。”近日,绛县南樊镇郑柴村村委会主任郭金钟介绍道。
据了解,绛县税务局针对全县山楂种植分布面广、地处偏远的实际状况,全面推进“办税无纸化、辅导网络化、邮寄发票便捷化”服务,进一步降低办税成本。同时,组织青年税务干部开办“山楂园税收小课堂”,深入村委会、田间地头、果品收购点、农业合作社宣传自产自销农产品销售免税政策,讲解发票代开操作流程,确保果农能够便捷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此外,该局依托“政策辅导—响应迅速—跟踪问效”的服务模式,为果农和涉农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为服务农民增收致富和绛县山楂产业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当前,绛县山楂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方面,种植户们纷纷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山楂的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加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山楂片、山楂酱、山楂饮料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山楂产品的种类和口感。
与此同时,在税务部门的帮助和税惠红利的支持下,绛县山楂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步伐,当地山楂企业加大对环保技术和设备的投入,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为绛县山楂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当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山楂种植和加工行业中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