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广元: 一座秀美小城的高质量“逆袭”

一棵古柏,要怎样保护?“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人”常态巡护、“一树一策”科学救护,让16858株古树名木枝繁叶茂。

一块铝锭,可以铸出多大的经济大盘?今年上半年,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其中,铝基新材料增长35.3%,建设“中国绿色铝都”蹄疾步稳。

跟随“向新而行·广元力量——2024全国经济媒体四川广元行”采访团的脚步,笔者深刻感受到,广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一手抓古树名木保护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一手抓“拼经济比发展惠民生”,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广元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居四川省第十二位,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居该省第九位。

古柏苍苍的千年蜀道上,广元正加速描绘绿水青山新画卷。

从翠云廊的保护与利用,看广元文旅的坚守与创新

蜀道是连接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的重要通道。在蜀道“北四南三”的道路体系中,广元境内主要分布有南段的金牛道、米仓道,另外还有连接线路的阴平道,是蜀道遗址遗迹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全市共有蜀道遗址物质文化遗产点130余处,涉及交通、军事、商贸、宗教、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其中就包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与“三百里程十万树”的翠云廊。

采访团深入翠云廊,一睹千年古柏参天的壮丽景色,探寻那些缠绕在森森古树间的光阴故事,感受那份世代传承的绿色承诺和不懈坚持。

“古蜀道翠云廊段拥有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这里现存古柏7778株,平均树龄1050年,最高树龄达2300年。”在翠云廊古蜀道,景点讲解员杨雪如数家珍地向采访团介绍了翠云廊的历史文化。

翠云廊古蜀道古柏群,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也是迄今存世时间最长、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人工行道古树群,具有表道(路标)、护路、蔽日遮荫、乘凉歇息等古代交通设施功用,为历代倡植、历代培护、历代遗株形成的自然造化与人类创造相结合的自然生态交通设施奇迹和奇观,被誉为“蜀道灵魂”“国之珍宝”。

千年古柏何以存活到现在?

“这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并沿袭至今的‘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更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杨雪介绍道,时至今日,广元又推出古柏离任交接制度和“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人”常态巡护、“一树一策”科学救护等制度,全方位保护千年古树古柏。

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生态、景观和经济价值。守护古柏,就是守护绿色“文物”,让今人与后人共享绿水青山。

2023年,广元市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启动了古蜀道徒步线路规划提升工作,通过详细摸排境内古蜀道遗存段落情况,因地制宜开展景区景点及配套设施改造升级工作,并推出了昭化古城至剑门关、汉阳镇至普安镇、普安镇至柳沟镇等3段超60公里古蜀道徒步游线路。

“古蜀道徒步游一经推出,就火爆出圈。自去年9月以来,我市5段古蜀道徒步游线路共吸引游客超60万人次,古蜀道徒步游已成为游客感受蜀道文化、体验蜀道山水的新兴热门旅游产品。此外,来广元,您还可以去明月峡古栈道、昭化古城感受历史遗风……”翠云廊里,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李佳化身文旅推介官,向来往游客讲解翠云廊及古蜀道知识,推介广元文旅。

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创新打造热门旅游产品。如今,广元正加速推进通道优势向经济优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环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文旅产业不断提振壮大,文旅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文旅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提升,去年全市旅游收入、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06.47%、141.33%。”李佳表示,下一步,广元将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准确把握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做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大营销推广力度、做优文旅产品供给、做强文旅市场主体,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广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广元国际铁路港的高效与便捷,看广元物流的衔接与支撑

“广元是为数不多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齐备的城市。”在广元国际铁路物流园,笔者通过走访广元国际铁路港海关监管中心、广元高铁快运物流基地等点位,看到了物流产业发展如何为广元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为什么要建国际铁路港?据了解,广元位于成都、重庆、西安、兰州四大城市的几何中心,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北向东出、南向西进”的通道优势。广元境内4条铁路构成“米”字型网络,是四川除成都以外的第二大铁路枢纽,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中欧班列(成渝号)必经之地。截至目前,广元市铁路总里程达520公里,广元站可直达28个省会城市。四通八达的通道优势为广元物流产业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广元国际铁路港乘“势”而建。

“自2021年9月广元国际铁路港成立以来,我们从零开始、苦干实干,加速完善陆港功能,全力推进优势转变,仅用短短三年时间,便初具规模、初见成效,成为广元现代物流的一张重要名片。”广元国际铁路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然介绍,广元国际铁路港以“一心、两轴、四组团”为总体空间布局。

“一心”即多式联运枢纽中心,“两轴”即物流贸易产业轴、进出口加工产业轴,“四组团”即公路物流、普铁物流、进出口加工、高铁快运物流四大组团。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促进国际班列常态化开行,助力广元及内陆地区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和国际供应链体系。

“就在今天下午,中越(河内—广元)首趟回程班列将顺利抵达广元铁路综合物流基地,这标志着广元再添一条新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介绍中,陈然激动地与采访团分享喜讯。

在广元高铁快运分拨中心内,码放整齐的一批“广元造”农特产品即将发往成都。截至今年9月30日,高铁快运“确认车”累计开行336列,运输货物约15万件,重达1900余吨,为本地企业提升运输时效30%以上。

在广元高铁快运物流基地一期工程现场,笔者看到,基地建有高铁快运装卸作业区和高铁快运物流园区,配套建设分拣配送、电商仓储、电商冷链、综合服务、办公生活五大功能区,主要建设内容为场地回填平整、道路管网配套和综合楼等工程。

“诸多‘广元造’产品正通过我们公司的境外一站式直采电商平台走出国门。”成都中贸通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俊翔直言,广元通道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突出,发展势头强劲,作为首家入驻广元高铁快运物流基地的企业,公司十分看好广元的发展机遇。

“广元高铁快运物流基地一期工程已全面建成,二期工程即将启动建设,将聚力发展预制菜、生鲜冷链等高铁快运适配产业,逐步构建形成‘全程全网、快货快运、智慧低碳’的高铁物流产业生态圈。”陈然说。在此基础上,广元国际铁路港将成为全国大市场的衔接者,广元产业发展的支撑者,广元未来招商引资的最强服务者。

未来,广元国际铁路港将强化与其他枢纽龙头企业、区域物流平台公司、大型商贸服务企业等合作交流,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断拓展广元以外的运输、贸易资源渠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搭建“供”与“需”的桥梁,以“供需匹配”推动枢纽和通道发展。

从“揭榜攻坚”行动的示范与标杆,看广元打造“灯塔工厂”的信心与决心

“项目方隶属于中国企业500强,总投资64亿元,投产后预计年产值72亿元以上,年缴纳税收3亿元以上,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走进位于广元市昭化经开区的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听着鲁丽木业相关负责人的介绍,笔者不禁被该经开区今年签约的“链主型”项目——鲁丽木业产业园深深吸引。

据悉,鲁丽木业产业园项目是广元投资最大的制造业项目,也是中国单体投资最大的绿色家居智能制造项目之一。该项目将引进德国迪芬巴赫国际顶尖装备,践行“一棵树”到“一个家”的全产业链发展理念,着力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化”的灯塔工厂。

我国建材家居业企业数量多、平均规模小。昭化何以引来中国500强企业,何以引来“链主型”项目?为精准发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广元市2023年9月启动了首批重点产业项目“揭榜攻坚”行动。在10个“揭榜攻坚”项目中,绿色家居产业“链主型”“标杆型”制造业项目招引赫然在列。

“揭榜攻坚”行动启动以来,昭化区坚持“四快三实”(捕捉信息要快、招商洽谈要快、开工建设要快、投产达效要快,产值实、税收实、就业实)招商原则,全面梳理中国家具产业集群地区分布图、家居产业链图谱、全国家具制造优质企业分布地图,重点瞄准绿色家居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公司等“标杆型”“引领型”企业,甄别山东鲁丽、广东CBD等38家优质目标企业,最终确定靶向招引中国企业500强——鲁丽集团。通过市区领导先后赴企业考察4次,企业反向考察1次,专班分析研判30余次,线上线下磋商20余次,最终用63天时间成功招引鲁丽木业产业园项目,并于今年7月26日成功签约。

项目签约后,昭化区赓即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推进组,下设统筹协调、工程建设、征地拆迁3个工作组,均由区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制定项目倒排工期表、项目工作推动落实台账,坚持一天一会商、一周一专报,从项目签约到开工仅用时36天,再次刷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昭化速度”。

当前,该项目正如火如荼加快建设,预计一期项目将于2025年12月投产。

蜀道之变,既保护了千年古柏,又传承了传统文化;产业之变,让这座小城一步步构建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城乡之变,让老百姓过上更高品质生活……未来,广元将大力提振“不服输、敢争先”的精气神,在新的“竞跑”和“赶考”路上,以铁纪律钢作风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公告
   第04版:专题报道
   第05版:公告
   第06版:公告
   第07版:公告
   第08版:理论·践悟
编者按
从“一瓶啤酒”到“一个小镇”
“神奇海绵”让城市“会呼吸”
四川广元: 一座秀美小城的高质量“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