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践悟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12月13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新媒体时代采访手法的创新与转变

■ 梁莉

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访手法的创新与转变,成为新闻记者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新闻报道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深入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访手法在多方面的创新与转变,通过分析采访方式的多样化、思维模式的转变,以及叙事手法的革新等,阐述新闻记者如何适应时代潮流,提升采访质量与传播效果,以更好地履行新闻报道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一、新媒体时代采访方式的创新转变

(一)新媒体工具与平台的深度应用

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成为重要的新闻线索来源。记者可以通过对这些平台的实时监测,迅速捕捉到社会热点话题和突发事件。例如,在某一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时,当地民众可能会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现场照片、视频和文字描述,记者能够据此快速确定采访方向并联系相关当事人。

(二)远程采访常态化

记者与千里之外的受访者交流,可以借助视频通话软件(如Zoom、腾讯会议等)、即时通讯工具(如微信、QQ等),也可以借助电子邮件。这种远程采访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还能在突发新闻事件中及时获取信息。

(三)现场直播采访频繁化

记者在新闻现场进行采访时,直播采访更能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实时见证事件的发展。直播技术将新闻采访的及时性、现场感发挥到极致。比如在重大体育赛事、政治活动、文艺演出等场合,记者手持直播设备穿梭其中,对运动员、嘉宾、观众等进行采访,增强了新闻的关注力和影响力。

二、新媒体时代采访准备的创新转变

(一)新媒体环境监测与信息整合

记者在采访前需要对新媒体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包括社交媒体上的话题热度、舆论倾向、网络流行语等。通过分析这些信息,记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的关注点和社会情绪,从而确定采访的重点和切入点。例如,在关于某一政策出台的采访中,记者可以先在网上搜集民众对该政策的各种讨论和疑问,然后在采访相关部门时就能有针对性的提问,使采访更具深度和价值。

(二)多渠道信息收集

除了传统的资料查阅、实地走访等方式,记者还需从新媒体渠道获取丰富的信息,各类专业论坛、博客、在线数据库等都蕴含着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例如,在科技新闻采访中,记者可以在专业科技论坛上了解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动态和行业内的争议焦点,为采访科技专家做好充分准备。

(三)提前与受众互动

记者与受众的互动更为便捷。记者可以在采访前通过社交媒体发布采访预告,邀请受众提出问题和建议,然后,将这些问题纳入采访提纲。这样,不仅能使采访内容更贴近受众需求,还能增强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参与感和关注度。

三、新媒体时代采访思维的创新转变

(一)用户思维主导采访策划

新闻报道主要围绕观众的需要来展开。记者需要深入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特征和喜好,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策划采访内容和提问方式。例如,针对年轻用户群体的新闻报道,记者在采访时可以采用更时尚、活泼的语言风格,关注年轻人关注的话题如潮流文化、科技创新等,以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和传播力。

(二)互动思维贯穿采访全过程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有效地与被采访对象互动。一方面,鼓励采访对象分享更多个人经历、观点和情感,使采访内容更加丰富立体;另一方面,关注受众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反馈和评论,及时调整采访策略和报道角度。例如,在采访一位社会公益人士时,记者可以引导其讲述公益活动背后的感人故事,同时在直播采访中与观众互动,增强传播效果。

四、新媒体时代叙事手法的创新转变

(一)故事化叙事增强感染力

新闻事件尽可能以故事的形态呈现。记者通过挖掘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情节、冲突等元素,构建起完整的故事框架。例如,在报道一位乡村教师坚守偏远山区,记者可以从教师的个人经历、教学困境、学生的成长变化等方面入手,讲述一个充满温情与感动的故事,使受众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内涵。

(二)可视化叙事提升理解度

利用图片、图表、动画、视频等可视化手段辅助新闻叙事,可以使复杂的新闻内容更加直观易懂。在数据新闻报道中,通过制作精美的数据图表,将枯燥的数据转化为生动的视觉形象。例如,在报道某一城市的人口增长趋势时,用折线图展示历年人口数量的变化,用饼图呈现人口结构的比例关系,使受众一目了然。

(三)碎片化叙事适应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走向碎片化模式。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突出重点信息,将新闻事件分解为多个小片段进行报道。同时,通过超链接、相关推荐等方式,引导受众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内容。例如,在手机新闻客户端上,设置相关链接,如“延伸阅读:事件背后的历史背景”“相关报道:其他地区的类似案例”等,满足受众在碎片化时间内获取信息和深入探究的需求。

总之,新闻工作者的采访工作在新媒体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采访方式的创新使记者能够更高效地获取新闻线索和信息,采访准备的多元化提升了采访的针对性和深度,采访思维的转变让新闻报道更贴合用户需求和时代趋势,叙事手法的革新则增强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因此,新闻记者必须积极适应这些创新与转变,才能为受众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新闻报道,从而推动新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乡宁县融媒体中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公告
   第04版:理论·践悟
浅谈新媒体时代采访手法的创新与转变
欢 迎 赐 稿
浅析如何利用短视频宣传山西文旅资源优势
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创新发展思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