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12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非遗技艺 赓续文化薪火
——太原市“童心绘非遗、梦想启航程”非遗展示与体验活动速写
晋派刻瓷技艺传承人李琳正在为孩子们讲解刻瓷步骤。
本报记者 李影 摄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 李影

左手捏住錾子,錾头放在瓷盘上画好的花朵边沿,右手握住小锤,对准錾子轻轻敲击,叮叮当当的声音便有节奏地响起……在太原市市级非遗“晋派刻瓷技艺”传承人李琳的指导下,一位小学生正有模有样地在瓷盘上刻花,一旁的学生们看得极为专注。

这一幕发生在12月14日的“童心绘非遗、梦想启航程”非遗展示与体验活动现场。活动由太原市青少年宫和太原市非遗协会联合主办,19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携植物印染、大漆、锔瓷、古法手编、晋阳彩泥、蛋雕、晋阳石画、仕女面塑、晋阳糖画等面塑、木雕、泥塑、大漆、糖塑等技艺与作品亮相,带领现场的小朋友们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共赴一场精彩的非遗文化之旅。

用棕刷饱蘸黑墨,均匀地刷在木版表面,然后轻轻覆上一张红色宣纸,用趟子从中心部位向四周趟平,最后自宣纸一角轻轻提起,一幅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版画跃然纸上。在省级非遗绛州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吴百锁的指导下,太原市万柏林区凤凰双语小学校四年级学生吕佳倪制作了一幅悟空版画。

“我们的绛州木版年画起源于北宋时期,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我今天特意带来孙悟空、十二生肖等版画,让大家体验版画制作。”吴百锁告诉记者,“孩子们从小热爱和保护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瑰宝才不会失传。”

刚体验完木版年画制作,又跑去晋派刻瓷技艺体验台排队的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校学生王杜若,开心地向母亲展示起他亲手制作的非遗作品:“我的作品是不是很棒?制作过程太有趣了,我还要多体验几项!”

“这些非遗文化历史悠久,却都比较鲜活,很有生命力,让孩子亲自动手体验,犹如跨越时空去触摸厚重的历史文化,很有意义。”王杜若母亲告诉记者。

无需临摹,不用画笔,抬头观察了来自省委机关幼儿园的小朋友赵乐忱几秒后,肖像剪纸第四代传承人孟容伊便埋头作业,一把剪刀不停挥动,方寸红纸上下翻飞,五分钟后,一张精美的小像成型了。

“剪纸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民俗民情,提高审美水平,培养动手能力,特别是能提高孩子们的专注力。”孟容伊介绍,为更好地弘扬传承与创新非遗文化,她经常带着肖像剪纸技艺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各种非遗体验活动现场,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孩子们的心灵。

“每个非遗传承人周围都围了许多小朋友,现场氛围十分火爆。”整场活动,太原市非遗协会办公室主任翟冰洁都在默默地观察。

“在今天这样一场文化之旅中,孩子们通过亲手实践,感受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文化技艺,这将对增强文化自信起到积极作用。”太原市青少年宫青少年事务部副部长傅熙慧说。

太原市非遗协会副会长张静表示:“我们今后要多举办这类型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展示好、弘扬好,让非遗文化活态呈现、活在当下、服务当代、启迪未来,成为厚植家国情怀、凝聚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理论·践悟
   第04版:专题报道
太原市晋祠天龙山景区入选
加强政策宣讲 推动政企沟通
晋城
千年古巷“鲜花”开
双方将在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向山举目
山西邮政
我省新增北岳神溪等7个旅游度假区
“请定制这样的上海”文旅推介活动走进太原
传承非遗技艺 赓续文化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