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使命和要求,尤其是企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加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围绕中心工作赋能于企业发展实际,推动企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在新形势新任务新使命下,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古城煤矿党委围绕国有企业三大责任,从“价值成就你我”企业核心价值观出发,运用多载体平台为宣传文化思想工作“铺路搭桥”,探索出一系列宣传工作创新举措,全方位多渠道推动煤矿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助推煤矿企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业务与党务融合,建立基层宣传工作线块管理新模式
古城煤矿党委深入思考宣传工作在价值创新创造中的定位,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等党务工作与新闻舆论报道工作、精神文明创建和企业文化建设等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建立“赋能价值创造”工作中心,以宣传引导、宣传报道、宣传载体为支撑框架,形成“一中心三模块”宣传管理模式,明确党委宣传部思想政治工作、新闻舆论报道、意识形态工作、精神文明创建、企业文化建设五大主线任务和支线分组。
“一中心”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以“价值创造作为动力点”为中心,突出价值创造导向,构建宣传大格局,贯穿煤矿企业发展全局,引导全矿各单位为企业价值创造服务;“三组块”即建立宣传引导块(服务价值创造的定位点)、宣传报道块(服务价值创造的作用点)、宣传载体块(服务价值创造的合力点),并将其作为宣传工作的主支撑框架;“五线条”即党委宣传部思想政治工作、新闻舆论报道、意识形态工作、精神文明创建、企业文化建设五大主线工作和任务。在围绕中心的基础上,以线块分工明确主责主业,通过合理分配工作,使部门人员既有“块”上的主责任务,又有“线”上主业方向,线块相互配合共同发力,确保宣传工作协调高效开展,有效发挥宣传职能作用,全方位服务于煤矿企业发展各环节。
发挥文明创建在煤矿企业生产中的宣传赋能作用,促进以德育人理念更具象化
1.强塑德育理念,打造职工德育培养平台。明确主题,采用“专场+流动+网络”的三堂模式运行道德讲堂,使其内容与工作实际、传统节日等专题紧密结合,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覆盖率。细化环节,建立古城煤矿“德”的建设体系,实现与道德讲堂六个环节的高度融合,搭建职工德育培养的重要平台。
2.精细运作,多团队合作吸引职工。为提升“五大载体”的运行质量和精品化程度,古城煤矿根据各环节设置需要,组建了“主持人团队”“撰稿人团队”“讲述人团队”三大团队。“主持人团队”主要侧重于现场节目与道德主题的融合引导;“撰稿人团队”侧重于挖掘模范典型背后的故事;“讲述人团队”主要侧重于模范故事讲解的把控效果。此外,为提高道德模范和道德讲堂的现场受众率,道德讲堂正逐步加强线上宣传。
3.细化环节,多载体搭建培育职工平台。古城煤矿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依托道德讲堂、道德银行、道德模范评选、道德经典诵读、遵德守礼提示牌五大载体,建立了古城煤矿“德”的建设体系,实现了与道德讲堂场景设置和活动中“唱歌曲、学模范、讲故事、诵经典、谈感悟、送吉祥”六个环节的高度融合。五大载体、六个环节层层相扣,共同搭建起职工德育培养的重要平台。
4.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精神文明考核体系。建立以“道德银行”为基础的精神文明考核体系,设定六项考核指标进行权重设置,并坚持月考核、季评比、半年评价、全年表彰的工作流程,全面客观评价各部门及员工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表现,引导职工投身德育宣传教育实践。
六个专项文化建设,打造有针对性的企业文化宣传阵地
古城煤矿党委根据企业的生产生活特点和实际情况,以总体设计、分块实施为原则,结合矿区各办公、生产、销售等区域的功能定位和特点,将整个矿区文化理念宣传阵地进行科学划分,建立多形式、多区域的“六个文化”理念宣传场所,进一步丰富矿区安全、管理、民生、党建、廉洁等文化。
创建赋能中心文化阵地,以“创新”“服务”“融合”“文化”为主题发挥“赋能”作用;建设成本中心文化阵地,以“成本”“节约”“高效”“管控”为主,增强干部职工“算账”意识;构建效益中心文化阵地,以创造“效益”为目标,引导员工算好“效益账”“安全账”“政治账”;完善管理中心文化阵地,以“党建”“管理”“作风”“执行”“经营”“监督”为主,推动煤矿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党建文化园阵地,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打造廉洁文化园阵地,传递廉洁正能量。
“143”新闻舆论宣传模式,激发职工首创精神
古城煤矿党委宣传部创新打造“143”新闻舆论宣传新模式,即围绕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以构建一个集组织建设、矩阵传播、数据共享、积分与奖励于一体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机制,从培养基层通讯员的新闻舆论报道能力,逐步向培育文化传播能力、政策解读能力、舆情引导能力、价值传导能力“四个能力”转变和提升,利用多维度通讯员管理方式,为企业可持续性稳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能、高水平的“三高”通讯员队伍,不断提升新闻舆论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源动力。
(一)构建一个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机制。
1.完善煤矿企业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及通讯员队伍管理相关制度。成立新闻舆论工作领导组,从矿领导、党支部书记、科队负责人等多级层面进行责任划分。
2.整合“微刊广媒”平台,构建宣传“矩阵”。古城煤矿党委整合现有微信公众号、内刊《古城简讯》、古城广播站三大平台,打通多种信息传播渠道,实现矩阵式传播格局,为受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和服务,让主旋律、正能量入脑入心,全力提升古城煤矿新闻舆论能力。
3.重塑内容生成模式,打造宣传精品力作。坚持“内容为王”,围绕煤矿企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基层通讯员找准结合点,把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党的建设、经营管理、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等情况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为煤矿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重塑内容的生成流程,全力打造煤矿企业融媒办新闻舆论工作“中央厨房”。发挥总指挥调度协调功能,集策划、采访、编辑、发布为一体,实现新闻舆论宣传“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通过读、听、看等多种宣传模式打造“现象级”产品,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培育通讯员“四种能力”。
1.重新定义通讯员的作用。在企业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中,通讯员应具备“文化传播能力”“政策解读能力”“舆情引导能力”“价值传导能力”。他们承担着传承企业文化、解析政策内涵、引导舆论走向、传递企业价值观的重要职责。通讯员对于推动企业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四种能力”构成了企业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核心力量。通过塑造品牌形象、解析政策动态、引导舆论走向、传递企业价值观,为企业构建良好的内外部舆论环境,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撑。企业应高度重视这四个角色的培养与运用,构建完善的角色管理体系,充分释放其在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中的巨大能量。
(三)构建一支“三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
1.融合多种工作职能。积极调动基层通讯员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基层通讯员集文化传播、政策解读、舆情引导、价值传导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2.运用多种培养方式。采用多种提升通讯员队伍素质以及技能的方式,包括实战式培训、通讯员走基层、“蹲苗”计划、建立通讯员人才库等。
3.使用多种赋能形式。在建设“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基础上,引导广大基层通讯员主动挖掘煤矿企业高质量发展中涌现出的典型人和事,主动投身政策解读、流动宣讲团、“五必谈五必访”、民意调查等,增强宣传赋能企业发展的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和具体要求,作为新时代的煤炭能源企业要顺应发展大势,建立从生产者向经营者再向竞争者转变的思维,从各自岗位中找到价值。煤矿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结合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生产方式,精耕细作去经营文化产品,更加便捷有效地将企业的典型模范、优秀创新典型等,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活动进行宣传,为企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赋能。
(作者系潞安化工集团古城煤矿党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