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瑞馨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台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传媒人才队伍,是地方电视台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政治素养、媒体融合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地方电视台在新型人才培养上的策略与实践。
一、政治素养:筑牢思想根基,提升媒体责任
1.政治素养的内涵与重要性
政治素养是指媒体工作者在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对于电视台而言,政治素养是电视传媒人才的核心素质之一,直接关系到电视节目的导向性和影响力。
2.政治素养培养举措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地方电视台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时事政治等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在线课程等多种形式,切实提升采编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敏锐性。
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地方电视台应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要求采编人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要通过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员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
3.政治素养培养的效果与影响
通过加强政治素养培养,使采编人员思想上更加坚定、政治上更加可靠、工作上更加主动。唯此,采编人员才能在节目制作和新闻报道中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传递正能量,从而有效提升节目的导向性和影响力。
二、媒体融合:培养全媒人才,打造全媒矩阵
1.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
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媒介生态变化促进了媒介的多样化转型,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媒介网络和媒介环境,导致新闻生产和传播范式发生转变。由媒介融合所带来的媒介生态环境改变,也意味着新闻采编人员的观念和思维必须随之转变和革新。所以,加强媒体融合背景下采编人才培养势在必行。地方电视台应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培育实践技能”的大方向,通过不断探索媒体融合新模式新路径,培养一批新型电视传媒人才。
2.地方电视台媒体融合的实践
(1)重构生产流程。地方电视台可以运用“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思路,以融媒管理专班化、内容生产全息化、生产流程全天化、产品推送全员化、传播途径移动化“五化”为抓手,重构生产流程,通过移动端首发、快发、优发,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效融合发展。
(2)打造全媒体矩阵。以太原广播电视台为例,太原广播电视台运营有“两微一端两网站”(两微:微博、微信官方号;一端:“醋柳”App;两网站:太原广播电视台网、CUTV太原广播电视台),以及多个第三方平台账号,形成了全媒体矩阵传播格局,总粉丝量和日展现量均十分可观。
(3)创新融媒直播形式。地方电视台应在融媒直播方面大胆创新,全面发力,实现融媒直播常态化、系列化、全员化。通过“慢直播+访谈+互动留言”三屏系列直播模式,创造融媒直播新范式。
3.媒体融合实践的人才培养效果
以太原广播电视台为例。通过媒体融合实践,太原广播电视台不仅成功构建了全媒体矩阵传播格局,更培养造就了一批适应当今传媒格局的全媒体新闻人才,使节目制作效率和传播效果显著提升,用户粘性和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我省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平台。
三、专业能力:提升业务水平,强化创新能力
1.专业能力的内涵与要求
专业能力是指媒体工作者在节目制作、报道策划、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对于电视台而言,专业能力是电视新闻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和效果。
2.地方电视台采编人员专业能力培养举措
(1)加强业务培训。地方电视台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包括节目制作、报道策划、技术应用等方面内容。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组织内部员工进行经验分享、开展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
(2)建立激励机制。地方电视台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在业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可以通过设立优秀节目奖、创新奖等奖项,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还应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实现长足发展。
(3)强化技术应用。地方电视台应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通过优化升级技术平台、采用先进的制作技术和传播手段,提升节目的制作质量和传播效果。同时,还应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动节目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
3.专业能力培养效果与影响
通过加强专业能力培养,员工的业务水平会显著提升,创新能力也会不断增强,才能够在节目制作和报道中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观众喜好,制作出高质量的节目,为地方电视台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对地方电视台采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编人员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转型升级,全方位提升各项能力和职业素养,拓展知识获取方式,积累各方面工作经验,为融媒体时代朝多元化、全面化、专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