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5年1月2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兴县携手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共谱杂粮产业发展新篇章

本报吕梁讯 1月18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和晋绥杂粮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相关领导以及相关省、市、县代表参会。与会专家通过主题报告、产业问道等方式,围绕杂粮种业与产业发展布局,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实践经验,为兴县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会议期间,与会领导共同为兴县谷子、高粱、食用豆、荞麦专家博士工作站揭牌;双方就“科技包县”全面支撑兴县产业振兴合作进行签约;相关企业进行了杂粮种业合作和杂粮购销产业合作签约。

杂粮是促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益的重要经济作物。自2022年兴县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开展合作以来,双方携手并进、密切协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兴县杂粮的影响力、知名度不断扩大,兴县杂粮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杂粮产业成为推动兴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刘现武指出,兴县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的合作,是推动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件大事、好事,希望双方紧抓政策机遇,强化科技引领,共同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吕梁市政协副主席、兴县县委书记乔云表示,2025年,兴县将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持续高质量打好“精品杂粮牌”,继续深化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的合作,全方位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重点从“六抓六化”做起。“六抓”即:一是抓好基地建设。二是抓好平台建设。集聚高端要素,搭建全国宣传展示平台、对接国内国际交易会展平台、权威专家平台和电商销售平台。三是抓好市场建设。加快城市直销店建设,着力打造晋西北农产品交易市场,让兴县杂粮走出山西,走向全国。四是抓好品牌建设。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矩阵,促进杂粮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五是抓好市场主体建设。制定出台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9条具体措施,全方位支持杂粮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发展壮大。六是抓好园区建设。谋划好产业园区项目,积极推进杂粮文化产业园、现代杂粮产业示范园建设。“六化”即:一是坚持规模化发展。力争5年内全县杂粮种植面积增加到45万亩,杂粮种业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杂粮产业链产值达到20亿元,杂粮产业对一产的贡献率达到75%。二是坚持链条化发展。不断延链强链补链,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全产业链体系。三是坚持融合化发展。促进农业与休闲、文旅、康养、生态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经济新业态。四是坚持绿色化发展。积极打造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推动绿色兴农。五是坚持品牌化发展。树立品牌意识,持续擦亮“兴县杂粮,中国好粮”品牌。六是坚持标准化发展。加大标准化建设,优化生产标准、拓展细分市场、强化标准引领,建立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杂粮产业标准体系。

下一步,双方将继续发挥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在杂粮种业培育、标准化生产、深加工、杂粮食品研发和农林文旅康多元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合作,为实现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康东 晋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摄影特刊
   第05版:公告
   第06版:公告
   第07版:公告
   第08版:公告
闻喜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文化科技法治卫生“四下乡”活动
开展业务竞赛 勇夺首季“开门红”
主扇“穿上”防护服 正常运转不惧寒
兴县携手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共谱杂粮产业发展新篇章
市场供需平衡 价格有涨有跌
全力保障返乡人员用电无忧
深入太原理工大学地热科钻项目现场督导检查
山西移动:文化科技融合为山西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
深入基层网点慰问一线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