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5年2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矿工的幸福“表白”

本报记者 郭强 通讯员 冯倩

2月5日晚10时,阳泉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矿生产衔接部采煤一队党支部书记杨振宇准时来到二矿调度指挥中心报到,记者了解到,这一天他值班,要在这里进行远程遥控采煤。

坐在综采智能化控制系统“太空舱”里,杨振宇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上的一组组数据及视频监控画面,“连线”井下工友,开展一系列安全确认,随后轻点远程启动按钮。只见电脑屏幕上各项数据由灰变绿,地底深处的采煤机滚筒开始转动,滚滚乌金倾泻而下,皮带机、破碎机、刮板运输机等相继运行起来。

穿西装、打领带,坐办公室遥控采煤……10年前参加工作时,“煤三代”杨振宇想都不敢想。

近年来,煤矿在智能化加持下,设备代替人在危险区域作业,下井人数减少了,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煤矿安全系数提高了,采煤效率也大大提升,煤矿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坐在这里就能向位于地下10公里之外的工作面发出指令信号,不再需要人在井下操作,还能通过数据变化及时感知设备存在的问题,并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有效避免事故发生。”杨振宇告诉记者,“现在,我们队组每班参与生产的人数从12人降到5人,工作时长严格控制在8小时内,人均工效提升了120%。”

“视频监控全覆盖后,想看哪里就看哪里,矿工的现场操作都看在眼里,而且画面很清晰。这得益于企业对防尘设施的投入,各种喷雾装置、综合防尘降尘装置齐发力,降低了井下粉尘浓度,改善了工作环境,‘黑脸’矿工已成为历史。”杨振宇继续介绍道。

目光聚焦在另一个监控画面,只见巷道内灯光星星点点,矿工身上的反光条格外亮眼。“这是企业收集我们的意见后量身定做的新工作服,增加了高亮度反光条,袖口采用松紧式设计。以前按工时发放工作服,我差不多1年才能领1套,新旧交替穿。前两天,矿上开了职代会,今年开始,我们每人可以领3套工作服,再也不用担心工作服破损不够穿了。”杨振宇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谈及近年来企业的民生举措,杨振宇及身边的同事你一言我一语地向记者说:“以前到工作面需要花费1小时,换乘‘罐笼’、小火车、‘猴车’等多种交通工具,再步行三五千米,现在从地面乘坐交通巴士,20分钟就能到达采矿井口,坐‘罐笼’下到井底后,乘坐胶轮车直达工作地点。”“过去,要从家里带一大壶热水或拿几瓶矿泉水再下井工作,现在井口设立了净化水饮水点,再也不愁喝不上热水了。”……

“如今我们也能在节假日休息了,我要多抽时间带上老婆孩子,出去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杨振宇整了整西装,带着浓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重新坐回“太空舱”,紧盯工作面的一举一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综合
我省各景区将推出元宵节特色民俗活动
正月初二 264吨硝酸铵赴甘肃
太原公布第九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省水利厅召开重点水利工程推进会
新时代矿工的幸福“表白”
隰县小西天,多彩年俗引客来
本报记者 崔振海 通讯员 崔晶 孔二萍:用敬业守护城市清洁美丽
“贺岁专列 灵丘文旅伴您同行”宣荐启动
朔州构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