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任茜
今年以来,在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沁源县众多家电商场、手机数码产品门店和商超积极响应,推出一系列贴合“国补”政策的优惠活动,让全县消费市场焕发新活力。
“县政府除了在消费品以旧换新上主动争取时间、抢抓政策机遇、推动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外,还大量投入真金白银,第一季度就拿出500万元用于发放政府数字消费券,促进消费持续回暖。”沁源县商务发展中心主任郭鑫介绍。
踏入沁源县京东家电门店,一条印着“国家补贴享8折”的红色条幅映入记者眼帘。店内,顾客们穿梭于货架间,不时向导购员咨询商品信息,导购员则热情地介绍商品功能,并详细讲解补贴流程。“国补政策的实施,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释放了居民的消费潜力。”一位导购员对记者说道。
在手机数码产品门店前,“国补”海报、横幅引人注目。自2025年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活动上线以来,“国补”政策迅速点燃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掀起了一股“焕新”热潮。
顾客陈女士说:“我早就打算换部手机,没想到赶上‘国补’政策,实际花费降低了好几百元。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福利。”
今年的沁源县“三干会”报告提出,要以“投”和“补”促消费,围绕成品油、商超、住宿、餐饮等行业,要拿出真金白银,投放一批消费券,持续撬动大宗消费。
走进沁源县各大超市,肉禽蛋奶、瓜果蔬菜、粮油米面等商品摆满货架,前来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在华都超市,消费者向收银员出示消费券二维码并经核销后,即可享受满200元减100元的优惠。
政府发放的消费券,与商超、餐饮公司等开展的促销活动紧密结合,吸引了许多消费者抢券,带动了他们的消费热情,增强了该县消费市场活力。
“今后,沁源县将通过政策提前发力、活动贯穿全年等方式,在‘投’上,继续开展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围绕成品油、商超、住宿等行业,持续发放多轮消费券;通过乡村大喇叭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四进’活动;联合金融机构开展‘绿色家电分期零首付、家装免息分期、住餐刷卡优惠’等活动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在‘补’上,开展商贸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对新增达限入统、销售额同比增速前三名、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加大政策奖补力度,增强消费能力。”郭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