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题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5年3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费维权,我们一直在路上
——我省“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宣传活动见闻
山西省家电行业服务协会工作人员为消费者发放宣传资料。 本报记者 王昕 摄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 张剑雯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更是学习消费知识、维护自身权益的好时机。

3月14日,我省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太原吾悦广场举行。

当日清晨,活动还未开始,现场已围满了市民,蒙蒙细雨也阻挡不了他们的热情。

省零售商行业协会、太原市烹饪餐饮协会、太原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省盐业集团太原有限责任公司等各种行业单位设置的展位,犹如一条长龙整齐地排列在广场一侧。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单、设置宣传板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消费维权知识,帮助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开消费陷阱。

“现在市场上盐的种类太多了,让人眼花缭乱,到底买哪种好?”一位老大爷拿起一袋盐问道。省盐业集团太原有限责任公司的展台前,早早就围了许多前来咨询的市民。

食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消费者都想买放心盐、吃好盐。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市场上主要有海盐、湖盐、井矿盐三大类,为防止盐结块,有些盐里添加了抗结剂。山西本地盐的包装袋上都打着“晋盐”商标,同时有绿色食品标识。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看清配料表里的添加剂是否属于绿色食品添加剂。工作人员提醒市民,每人每日食盐需求量为5克。另外,取用碘盐时要及时盖好盐罐盖子,避免碘挥发。炒菜做汤时,尽可能在出锅前放盐。

展台旁的两位老人边听介绍边称赞:“咱们天天吃的食盐,原来有这么多学问。专家的讲解,不仅提高了咱老年人辨别真伪的能力和维权意识,还让咱学到了不少防骗小技巧。”

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展板上的“你点我检”小程序吸引了许多市民。“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每天买回家的蔬菜、水果表面有多少农药残留,咱真是不知道!”省城市民王阿姨一边扫码注册一边看着检测人员操作试管等器具对面前的蔬菜、水果进行检测。

据了解,该程序的操作流程简洁,用户无须承担检测费用,真正实现了“零门槛”食品质量检测服务。同时,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7家农批市场推行了农产品快检工作。依托快检系统,将商户主体、产品、检测结果等信息统一集成,生成“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码(一户一码)”,在各商铺显著位置公示,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一户一码”查询商户、食用农产品快检结果等信息。

2025年,太原市计划推进快检工作向大型连锁超市和网络平台延伸,确保进入流通环节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放心。

除此之外,教育、消防、酒类、公安、商务、烟草等社会各行业都积极参与到了这次“3·15”宣传活动中。

现场,每个相关职能部门的咨询服务台前都人头攒动,“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家电以旧换新的新标准是什么”“消费维权小知识有哪些”“食品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如何辨别”等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工作人员都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既增强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保护意识,又提高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认可,营造了食品安全共筑共治的良好环境。

打击假冒伪劣,净化市场经营环境,文明诚信经营,激发消费活力,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一直在路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新闻
   第03版:专题新闻
   第04版:理论·践悟
我省启动2025年“3·15”主题宣传活动
全面提升维权能力 积极创优消费环境
消费维权,我们一直在路上
引导企业规范经营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全方位规范市场秩序 多举措提振消费信心
预付式消费怎样才能让消费者放心?
着力净化市场环境 不断提升保障能力
快速接办消费诉求 持续提升监管效能
创新维权活动方式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