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5年3月2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AI赋能 减人提效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马兰矿见闻

本报记者 王佳丽 通讯员 叶二文

前不久,记者见到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马兰矿采煤区区长郝以瑞时,他正身着整洁的工装,站在井上智能化操控终端屏幕前,透过这扇“透视窗”实时观看井下采煤工作面的作业情况。一旁的工作人员轻点按钮,百米井下的硕大采煤机立刻“心领神会”,滚筒飞转、精准切割,瞬间乌金倾泻而下,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地面。

郝以瑞是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多年来,他在井下摸爬滚打,一步步成长,对智能化建设给马兰矿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

“现在我坐在办公室就能实时掌握井下工作面的生产情况。你看,这里是18505智能工作面转载机头,这里是溜子头。要是看到超前支护不合适、运输机机尾不通畅等,打电话就能远程解决问题……”郝以瑞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抢抓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机遇,以AI技术为引擎,促使基层矿井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

“过去,我们单班作业十几个人都忙不过来。现在,不仅生产班人员减少了四成,解放了劳动力,而且生产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每班产量较传统采煤方式提高60%以上。”郝以瑞说。

稳产稳供、高效出煤是每座矿井追求的目标,马兰矿也不例外。说起AI采煤带来的好处,已由支架工转岗为巡检工的马兰矿综采二队职工李波露出笑容:“以前我每个班要在100多台支架间紧跟采煤机来回跑,还必须不停地提拉支架,耗时又费力。自从实现了液压支架自动跟机,我每天只要做好巡检工作就行。”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源于AI技术的加持。截至目前,马兰矿已建成了9个像18505这样的智能工作面。主斜井智能巡检机器人、3D可视化服务等管控平台……如今,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装备和创新技术成果落户马兰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护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公告
   第04版:太原新闻
试行长护服务机构定点管理细则
大同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推进
运城客运航线“腹舱带货”业务开通
年轻消费群体缘何青睐手帐?
浮山2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
平陆积极探索科技强审新路径
AI赋能 减人提效
孝义用“真金白银”鼓励生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