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5年3月2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针刺推拿艾灸熏 岐黄仁术有传人
——晋中市榆次区中医院见闻
在晋中市榆次区中医院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医生正在为患者推拿治疗。本报记者 王佳 摄

本报记者 王佳

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3月中旬,记者跟随省卫健委“2025年媒体走基层”活动走进晋中市榆次区中医院,发现该院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自2023年4月投入使用以来,正以独特疗效成为市民口耳相传的“健康地标”。

耳朵“重启”!8天恢复听力

走进晋中市榆次区中医院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浓郁的艾草香沁人心脾,针灸推拿床位座无虚席。

“您听,这麻雀的啾啾声多清脆!”侧耳倾听鸟鸣声的55岁市民李师傅突然转头对记者说。记者注意到,他左耳后方留着几个浅浅的针痕——这是8天前在此接受针灸治疗的印记。

8天前,李师傅在工地操作钻孔机时左耳突然失聪,伴随耳鸣症状——嗡嗡作响却听不见任何声音。治疗半个月无果后,他听从工友建议,来到了榆次中医院。

在榆次中医院针灸推拿中心,副主任中医师魏占峰用3寸银针在其耳周穴位精准施治,通过捻转提插手法刺激经络。伴随着银针的舞动,患者床位旁摆着的听力恢复仪显示,李师傅的左耳听力正逐渐恢复。

据悉,榆次区中医院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设有针灸推拿大厅和灸疗大厅,可为患者提供涵盖针刺、艾灸、推拿等30余种疗法的“一站式”服务,是省内规模领先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魏占峰领衔的专家团队将把脉问诊、中医养生教育与技术体验相结合,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就诊。

打嗝24小时?艾灸5天变养生达人

“嗝、嗝、嗝……”走进该院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灸疗大厅,有节奏的打嗝声不绝于耳,62岁的王大爷正躺在灸疗床上,每声嗝都震得床板微微颤动。

护士小刘端来铜制灸盒,她告诉王大爷:“您这是膈肌痉挛,放松身体……”说话间,4个灸盒精准扣在王大爷胸腹部的穴位上,青烟袅袅中,打嗝声渐渐弱了下来。

5天后复诊时,王大爷中气十足地给大家传授经验:“回家用艾灰泡脚,拿生姜贴肚脐,这都是推拿中心的大夫教的养生秘籍!”说话间隙,他还掏出手机展示八段锦视频,已经完全看不出之前打嗝时的痛苦模样,俨然成了养生达人。

“中医不仅要治病,还要‘治未病’。”榆次区中医院院长牛志斌表示。据了解,该中心的特色灸法,如督灸、脐灸、火龙药灸等,都是依据中医阴阳、五行、经络理论,通过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协调阴阳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开设培训班,全省基层医生来打卡

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守护民众健康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与深厚底蕴。“为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我们每年都会面向社区、乡镇等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魏占峰告诉记者。

据了解,榆次区中医院2022年起开展系统性培训,累计举办15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班,覆盖榆次区10个乡镇、208个行政村及36个社区医疗机构,培训基层医护人员900人次。

魏占峰说:“如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成为基层医生的‘充电站’,我们要让传统医术惠及千家万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综合·公告
抓重点领域技术攻关 抓重大技术集成推广
传统乡村,在创新中美丽蝶变
涉及当地各主要名胜古迹与特色景点
针刺推拿艾灸熏 岐黄仁术有传人
由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援建
在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推进会上
国铁太原局上线11款计次票定期票产品
​壶关今年以来已签约11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