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5年4月1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养有机结合 情暖银发一族
——太原探索全周期老年健康服务路径纪略
董建平为安宁疗护的老人做检查。本报记者 王佳 摄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 王佳

近日,记者在太原市医养结合工作会上了解到,该市医养结合迎来新篇章:9个老年健康工作机构正式成立。

政策落地的背后,是太原市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现实。数据显示,太原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超20%。一场关于“尊严养老”的民生实践正在龙城大地铺展开来。从政策破冰到服务升级,从智慧赋能到人文关怀,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医养结合的创新实践,为老龄化社会书写着温暖的篇章。

医养双轨

编织生命全周期“庇护网”

“过去,医疗与养老如同两条平行线。”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夏晋蜀告诉记者,“如今,我们通过制度创新,正在搭建医养协同的‘连心桥’——从‘住院—康复—护理’的连续服务到‘床边有照护、身边有医助’的立体网络,让老人不必在医疗机构间辗转奔波。”

4月初,记者走进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十里铺病区的医养结合中心,温馨舒适的环境令人印象深刻,康复训练室、中医理疗室、书画区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82岁的张奶奶正专心练习书法,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里不仅有专业的护理员照顾,还有医生天天查房,我有点不舒服,马上就能得到治疗。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很舒心。”

一旁的康复区,76岁的王阿姨正在智能康复设备的辅助下行走。她的儿子说:“从健康评估到制定康复计划,全程由多学科团队跟进。上周母亲突发尿路感染,值班医生十分钟内就调整了使用抗生素的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太原市还同步制定医养结合奖补项目机构的养老服务标准,构建了梯度化收费体系:单人间每床每月2080元,双人间每床每月1470元,多人间每床每月1110元;护理费分三级(820元)、二级(2060元)、一级(3090元),特级护理个性化协商。

机构探访

医院要“多出”养老院的温度

“医养结合的关键,是让医院‘多出’养老院的温度。我们重新定义了‘医养空间’。适老化设计包括医用养老床可智能调节体位,智慧呼叫系统、一键呼叫等设备。正在建设的‘记忆家园’专区,将通过怀旧场景重建帮助认知症患者重拾生活能力。”中化二建集团医院副院长牛惠英指着正在施工的食堂区域说,“未来这里将提供鼻饲饮食和家属聚餐服务,让养老不止于‘活着’,更要‘生活’。”

“医养切换,关键在速度要快。”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养中心负责人介绍,“老人突发不适,5分钟内即可转入医疗区。”

“智慧医养、足不出户”,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还将医养服务延伸至院外,为出院患者及失能、半失能、慢病、高龄老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让专业照护直达居家场景。

生命终章

安宁疗护托起最后的尊严

在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病房,浅绿色窗帘滤去刺眼阳光,70多岁的胃癌晚期患者高爷爷正在静躺。该院呼吸科主任董建平轻声道:“这里的患者大多处于生命终末期,不再需要手术治疗,但急需基础护理、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

这里没有冰冷的抢救设备,只有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和24小时心理陪护。夏晋蜀说:“安宁疗护的核心在于整合照护与人文关怀,让患者在平静与温暖中走完人生旅程。许多家属反馈,在安宁疗护中看到了死亡的另一面,没有撕心裂肺的抢救,只有充满尊严的告别。”

根据省民政厅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省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达113所,其中开展养老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73所,设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养老机构40所。省卫健委自2021年起实施基层医养结合试点示范项目,累计遴选105所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服务。太原作为先行者,正用政策创新与人文关怀,书写着“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温暖答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公益
43家山西“名优特”企业携千余种特色精品亮相海口
八泉峡连翘迎春文化艺术活动亮点纷呈
晋城西北部铁路有限公司揭牌
医养有机结合 情暖银发一族
启动“山西宿行”等主题活动赋能乡村振兴
专家深度解读晚唐五代重要遗存历史密码
举办DeepSeek实践应用专题培训
机械化育苗助力春耕“加速度”
春耕总动员 田野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