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5年4月1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西: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本报记者 王蕾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内一在建项目。本报记者 王蕾 摄

春日的三晋大地,万物竞发。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掀起了一场以项目驱动产业升级、以创新引领经济转型的澎湃浪潮。

今年以来,全省多个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投产,投资规模不断攀升。

3月27日至28日,山西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5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分别在左云县、云冈区和新荣区全面开工,标志着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项目的正式落地。该项目总投资约210亿元,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向京津冀提供清洁电能93亿千瓦时,节约标煤265.64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18.96万吨/年、二氧化硫排放617.51吨/年,约20万亩采煤沉陷区地表将得到生态治理和修复。

2月15日,总投资70亿元的泰山玻璃纤维(太原)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项目,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阳曲工业园区实现一号生产线点火投产。该项目由中国建材集团旗下泰山玻纤投资建设,一、二期项目各建设2条年产15万吨生产线,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主要的绿色环保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打造全球领先的玻纤行业“灯塔工厂”。

在巩固产业焕新成果基础上,我省同步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太原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推进产教融合的科技创新园,充分发挥中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的技术优势,围绕太原重大战略需求,重点推进半导体产业、金属材料、炭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发展。园区规划控制面积不断拓展,聚焦京津冀及东南沿海地区溢出产业的承接转化,着力打造集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吸引了大量新兴产业投资入驻。

这些新兴产业项目的落地和建设,不仅提升了我省相关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也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正逐步改变我省以往依赖传统产业的经济结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比上年全年加快4.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3.4%,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7.5%,均快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投资结构更加优化。

项目谋划易,落地难。如何破解土地、资金、政策、配套等要素制约?我省给出的答案是:以改革为动力,促发展。各开发区通过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吸引了更多项目入驻,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2+1”主导产业体系,做精一业、做强一链,发挥了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全省93家开发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步增长,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改革促发展,绝非一句简单的口号,其延伸含义正是以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发展,已渐渐成为转型山西自上而下形成的行动自觉和集体共识。

如今的山西,发展脉搏强劲跃动,项目建设勾勒美景。据记者了解,今年,我省将着力解决制约全方位转型的卡点堵点问题,培育壮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理论·践悟
省财政厅着力净化政府采购市场生态
山西: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山西银行赋能以旧换新助推消费升级
山西工艺美术千余件精品集中登场
铁龙穿山岭 动脉兴三晋
我省平遥古城等5家景区榜上有名
我省首次开展新型经营主体电力响应日前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