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雪
在全球气候治理与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能源革命早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发展的必答题。面对一场变革,谁都不是、也不可能是“旁观者”。在忻州,当地正以破釜沉舟的姿态争做参与者、实践家,在这场深刻变革中寻找破浪之路。
海上行舟,忻州的底气源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优势不等于发展“胜势”,如何将“沉睡”的资源转化为发展的不竭动能?忻州的选择是进行新质生产力革命,以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产能,以规模化开发释放发展潜力,以集约化利用开辟转型空间。恰如智能化矿井建设回答了煤矿产能提升的命题,抽水蓄能电站与共享储能项目同步推进则打开了富余能源消纳的新通路,忻州以“新旧共生”的辩证思维,破解了资源型地区转型的难题。
争做一场能源革命的“参与者”,忻州树立了一种“链式思维”:从光伏产业到储能项目、从绿电外送到氢能走廊,产业链的延伸让产业附加值成几何倍数增长的同时,带动了链上产业全面开花。
当然,能源革命也从来不能靠一己之力闭门造车。忻州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依托“山西—浙江”“山西—京津唐”特高压通道、忻保绿色能源经济廊道等对外开放布局,站在更高的维度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这也恰与全球能源转型“共建共享”的理念不谋而合。
走在能源革命的中国道路上,忻州的实践似乎也揭示出了能源革命背后的一种逻辑:它是技术革命,是现实层面的革命;也是高质量发展方式的革命,是一种理念的深层转变。政策赋能、项目引领、技术创新……这些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基础,真正决定这场变革是否成功的,则是一种态度。忻州的态度已经很鲜明:唯有主动破局者才能赢得未来。无论是建设国家重要综合能源基地,还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来不做旁观者的忻州,已经占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