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讯 近日,在清徐县成子村的蔬菜大棚内,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种植大户老张正忙着采摘新一季甜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多亏了农商行的‘整村授信’,8万元贷款三天就到账,让我及时扩建了2个温室大棚。”老张激动地说,“以前贷款要跑好几趟,现在在手机上就能办,随用随取,利息还优惠,真是太方便了。”
老张的故事只是清徐农商银行推行“整村授信”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积极推进“整村授信”,为农村注入强劲金融动力。截至目前,17个支行的15名评议监督员共同完成了91个村的整村评议工作,共评议6万余户,已出具白名单的村庄达87个,涉及客户2万余户。
“整村授信”遵循“批量筛选、集中授信、整村营销”的操作原则,针对农村地区“缺抵押、缺担保”的痛点,该行创新采用“村委推荐+三轮背靠背评议”模式,由村委会、村民代表及银行专业人员组成评议小组,通过独立、多轮交叉审核,确保授信公平精准。同时,建立动态“白名单”机制,结合农户房产、收入、信用记录等指标,量身核定授信额度,最高可达20万元,并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的灵活用信方式,极大提升了农户融资便利性。“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评议标准和工作流程。”该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工作人员介绍,“每轮评议都采取‘背靠背’方式进行,评议人员互不知晓、互不见面,最大限度避免人情干扰。三轮评议进行综合分析和交叉验证后,筛选确定最终白名单。”
在此基础上,该行建立“一村一档”信贷档案管理体系,为整村授信工作提供坚实保障,主要包括《村基本情况表》《选用评议人员名单及聘任金融顾问备案表》《清徐农村商业银行整村授信背靠背评议表》《清徐农村商业银行整村授信批量授信备案表》“四大核心档案”。客户经理应至少每半年对管户村进行走访,及时了解管户村村民情况;每年通过与金融顾问、评议成员、村民代表对已用信客户进行软信息打分,及时更新“村民信息档案库”,做好配套金融服务,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为乡村振兴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金融支持。
此外,该行完善“贷前筛查—贷中监控—贷后管理”的全流程风控体系,除对涉及赌博、失信、过度负债等行为的农户实行“一票否决”外,通过整村授信评议真实性监督、整村授信贷款贷后管理、客户风险大数据监测等一系列措施,把好整村授信“风险关”,保障整村授信贷款风险可控。(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