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5年5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祠大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晋祠大米产业振兴计划正在加紧实施中
晋祠水稻种植户正在播种(资料图片)。

本报太原4月30日讯(记者 王媛 通讯员 杨润德)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625号公告,太原市晋源区“晋祠大米”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着晋祠大米迈入品牌化发展新阶段。

晋祠水稻有着3300年的种植历史,素有“北米之最,皇家贡品”的美誉。晋祠大米颗粒饱满,色泽晶莹,性软而韧,吃起来清香爽口,素有“七蒸不烂”之说。

据晋源区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士介绍,为确保申报成功,该局深入挖掘晋祠大米历史、文化、生态价值,系统整理了晋祠大米的种植历史、生产工艺等资料,并收集了历年气候数据、水质检测报告等关键数据。早在2008年,晋源区就出台了太原市首个晋祠大米种植地方标准《晋祠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2013年,该区又实施《太原市晋祠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近年来,晋源区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品牌化打造”的思路,大力实施晋祠大米产业振兴计划。通过统一品种、种植、加工、包装、销售、品牌的“六统一”经营模式和专项补贴政策,全区水稻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目前全区晋祠大米种植面积达3300余亩。同时,通过举办“千年厚礼,晋祠大米”插秧文化节、品评会等活动,深入挖掘晋祠大米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其品牌价值,使晋祠大米产业驶入现代化、园区化、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的快车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题新闻
   第04版:综合·公益
我省旅游业将聘任评选“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
“五一”假期全省天气以晴到多云为主
“跟着悟空游山西”线下副本升级版亮点多
麦田“喝”上及时水
太原市文旅局推出“五一”主题旅游线路
太原至娘子关“景景通”专线开通
“五一”假期,运城文旅创意多多诚意满满
科学防护安全出行警惕季节性传染病
“晋祠大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食品安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