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5年5月1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意外的“走红”
——记“山西姥爷”王朝珠
王朝珠正在为书法作品盖章。本报记者 李全明 通讯员 范英哲 摄

本报记者 畅雪 李全明

如果没有那次书法征集活动,76岁的王朝珠每天的生活仍然会是从家到卦山书画院这两点一线。今年4月,王朝珠应深圳地铁集团邀请到访深圳,从此开启了他的“网红”人生。

4月28日,记者在太原见到了被广大网民亲切地称为“山西姥爷”的交城书法家王朝珠。谈及这场意外的走红,他向记者表示,自己并没有想到当“网红”。

写书法,并不是为了写几个字

2020年,深圳地铁10号线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站名的书法作品。彼时,王朝珠刚刚突破隶书书写的“瓶颈”。当亲友把征集作品的消息告诉王朝珠时,老人心头涌上一股热情的同时,也有些犹豫。

“我文化水平不高,初中毕业之后就没上过学,书法就是爱好。虽然现在在当地小有名气,但深圳这么大的一座城市,全国肯定有很多高手去应征,咱咋可能中选呢?”王朝珠说。

王朝珠的父亲是一名老中医,在他的记忆里,父亲写字从来都只用毛笔,方子上的行书如同行云流水。受父亲影响,王朝珠和兄弟姐妹们从小就养成了用毛笔写字的习惯。书法作为家风的印记,在幼年的王朝珠心中留下了刻痕。

初中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朝珠成为村里的民办教师。在家风的传承和教书育人责任的驱使下,他更加勤奋地练习书法,并开始专心研究隶书。从仿写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再到2020年23幅作品被深圳地铁选中,书法从一种爱好,外化成了王朝珠勤奋和坚持的写照。

“练习书法并不是为了写那么几个字,教书时是为了让更多学生写好中国字,今天则是希望家里的孩子们也能把书法传承下去。”王朝珠说。

走向深圳,派发“山西名片”

一夜之间从普通老人成为“网红”,是意外,也是必然。

“说起来,我父亲当年也是‘网红’。”王朝珠告诉记者,父亲在世时,医术在十里八乡都很有名,加上字写得好,每年春节,邻居们总会带着红纸来找老人家写春联。老人的书法,也成了流行在周边村镇的“文化名片”。数十年后的今天,王朝珠用23幅入选的书法作品,向深圳发放了全新的山西“文化名片”。

“以前去外地,很多人说起山西、说起吕梁,首先提到的就是‘煤老板’。但是这次去深圳,不少人都提起了山西的旅游景点,问起了家乡的‘空壳月饼’,已经不是张口就提‘煤老板’了。”

事实上,资源大市吕梁如今正在构建以“煤都”“氢都”“酒都”“铝都”等“四都”为核心,现代煤化工基地、特钢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非常规天然气示范基地、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五大基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全新工业版图。从“煤老板”到“山西姥爷”,“山西名片”的变化,是山西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真实写照。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交城卦山景区推出王朝珠书法展以及“山西姥爷”书法伴手礼,受到了游客的高度关注。从深圳归来的王朝珠,带火的不仅是山西的书法圈,更是三晋大地上五千年的文化传承。

坚持自己,“姥爷”就是姥爷

时隔一个月,王朝珠谈起“出圈”和第一次去深圳的经历,用兴奋、新鲜、意外等词汇描述的同时,还用了一个很特别的词——不好意思。

“都是外孙女惹的祸!”

王朝珠告诉记者,当初外孙女在网络发帖求网友帮忙拍摄站名照片的事,他并不知道。接到深圳地铁的邀请后,他第一时间就觉得非常不好意思,感觉自己给对方、给深圳添了麻烦。到达深圳后,面对众多媒体和网民的热情追问,自己更是不好意思开口,说话都不自然了。

虽然对走红感到不好意思,但谈及被全网“盖章”的“山西姥爷”这一称呼,王朝珠并不抗拒。“我这个年纪就该当姥爷了。只要年轻人喜欢,怎么叫都行!”

走红后生活怎么过,王朝珠没有想过。在外是“山西姥爷”的他,在家就是普通的老人。

“明天回去,生活还是从家到卦山,一如既往。”王朝珠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公告
   第04版:综合
省商务厅发布通知
全省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活动时间段公布
暖“新”服务 一线直达
山西文旅集团
一场意外的“走红”
娘子关景区 有了5G-A信号
老年志愿者开启“三晋银龄行动”
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