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北京冬奥会 > 冬奥资讯冬奥资讯

北京以冬奥为契机促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2/2/8 18:40:00

2月8日上午,2022北京新闻中心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


1.jpg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北京等5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郭文杰表示:“国务院批准北京等5个城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以来,北京‘全市一盘棋’ 统筹推进,阶段性成效明显。北京2021年全市总消费同比增长11%,消费市场整体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

当前,多维度协同发力,北京市商品消费提质扩容。22个传统商圈和20家“一店一策”试点企业基本完成升级改造。王府井步行街获评国家级示范步行街。环球主题公园一期9月开园以来当年实现营业收入达到16.45亿元。2021年901家首店(含旗舰店)在京落地,是上年入驻总量的近5倍。6个新消费品牌孵化试点基地挂牌运营。新认定时尚品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家。每百万人拥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数量提高到310个,130个便利店、书屋、药店进驻地铁站。717家离境退税商店居全国首位。


2.jpg


通过多领域统筹推进,北京市服务消费体验升级。数字人民币落地冬奥场景40.3万个,初步完成全市15个信息消费体验中心评定工作。新认证46家企业278件“北京礼物”,发布“2022北京冰雪消费地图”,推出22条北京冰雪主题游线路、10条虎年春节潮玩旅游线路。有效冰面面积不小于1800平方米的室内标准冰场数量达49块。建成32家互联网医院,12所新布局国际学校投入使用。

郭文杰表示,下一步,北京将继续以“1+10+17”实施方案体系为主线,紧盯目标任务,坚持清单化管理,高标准推动培育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力争到2025年,将北京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3.jpg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斌介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中轴线、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推出200余条主题游线路;围绕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燕都遗址和古村古镇古道推出京西南国际精品旅游线路;紧扣建党百年主题,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首次推出北京红色旅游地图,发布9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紧扣冬奥主题,加快推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举办北京冰雪文化旅游季,推出20多条冰雪主题精品线路和北京冰雪旅游地图。

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冬奥会对促进北京城市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最直接的就是为主办城市留下丰富的冬奥遗产。新建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光影流转,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傲视群峰,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蜿蜒灵动等等,这些场馆将现代奥林匹克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已成为主办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北京城市无障碍环境的规范性、适用性和系统性水平也都显著提升。

徐和建说,冬奥会带动区域深刻转型发展,比如,首钢地区抓住冬奥筹办契机,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地标,创造世界工业遗产再利用和工业复兴的典范;延庆地区利用冬奥效应,促进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涵养区建设新样板;此外还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牵引作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通航,京礼高速、京张高铁相继建成通车,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进入“一小时生活圈”。


4.jpg


相信随着北京冬奥、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更多筹办成果将为广大民众与主办城市发展带来更多长期收益。冬奥经济效应还将持续释放,“双奥之城”将进一步提升北京的国际影响力和城市竞争力,不仅有助于引进更多国际高水平冰雪赛事,更有利于吸引国外优质资本和优秀人才来京投资兴业,为北京经济平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刘业飞  翁剑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