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由太原市客运办、山西联运集团联合推出的“96568”电话预约出租车热线开通运营。市民只要拨通热线,服务平台就会第一时间就近搜索空载出租车,而后出租车直接开往指定地点接客,整个约车服务全部免费。该项服务“剑指”被网约车“冷落”的市场空当,一是不受网络是否通畅、乘客会不会上网的影响,因此适合于那些不方便或不习惯使用网约车的人群,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二是这些电召车均系正规出租车,都有公司管理,比网约车更安全。
进入“互联网+”时代,大量冒出来的新业态抢走了传统产业的“奶酪”。面对咄咄逼人的攻势,旧业态能否通过改革与新业态实现此长彼长,而不是此消彼长?传统行业最终怎样才能与新兴业态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作为传统出租车行业应对挑战、创新发展的一次尝试,太原通过开通电召平台,试图让出租车与网约车在差异化经营中各美其美的作法,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重点服务不习惯使用网约车人群
都有公司管理安全系数更高
能当场给乘客提供正规发票
省城新推出租车电召服务
重点服务不习惯使用网约车的人群,安全系数更高
经过精心筹备,11月18日,太原市客运办、山西联运集团在省城联合开通了“96568”电话预约出租车热线。
随着该项服务的上线,人们今后可以直接打电话“叫车”,这无疑给市民打的又多了一个新选择。
据热线工作人员介绍,市民可以随时随地拨打热线约车,即刻会有话务员人工接听,服务平台随即就近搜索空载出租车,司机抢单或平台指定派车后,出租车将直接开往指定地点接客,而且整个约车服务全部免费。
省城出租车行业力推电召服务,为什么?太原市出租车协会副秘书长潘春兰直言不讳地表示:“出租车受网络约车冲击严重,应该抱团取暖,转型发展。”
对于出租车电召服务的发展前景,太原市客运办负责人持乐观态度。该负责人认为,虽然网络约车已成为不少乘客出行的首选方式,但与网约车相比,一方面,该项服务不受网络是否通畅、市民会不会上网的影响,适合于那些不方便或不习惯使用网约车的人群,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另一方面,进入“96568”平台的电召车均系正规出租车,都有公司管理,安全系数更高,并且到达目的地后还能当场给乘客提供正规发票。
出租车电召平台推出一月有余,这一新的服务项目,市民们又怎么看呢?
日前,记者通过微信朋友圈随机采访了20名不同年龄段的省城居民。七成的受访者认为,该平台的开通运营,让乘客与出租车司机之间多了一条信息互通的渠道,不失为出租车创新发展很好的尝试。他们表示,如果电召出租车提供的服务确实能做到便捷安全的话,今后自己打车时当然也会考虑使用这一方式。在受访者中共有6名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说,自己并不习惯使用网约车,平时出行的主要工具就是公交车和出租车,因此对这一出租车服务市民的新举措充满期待。
据了解,太原市现有出租车8000多辆,目前加入“96568”平台系统的仅800辆,市客运办将会逐步把全市所有出租车都纳入该平台中。相信随着更多出租车的上线,省城出租车将更加方便快捷。
让电召车网约车成为“并蒂莲”
传统行业应当在提升自我、错位竞争中与新兴业态实现美美与共,一同做大“奶酪”
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到哪里,哪里就会冒出新业态,抢走了原本属于传统产业的“奶酪”。比如,微信靠着基础业务免费吸引走大量用户后,电信运营商曾以微信运行需持续占用通信网络信令资源为由,提出微信应当收费,但终因逆势而为,无法推开。又如,网约车的兴起让传统出租车行业“吃尽苦头”,并导致一度时期各地出租车司机与网约车司机之间冲突不断,但任谁都无法阻挡社会发展的大势,所以纷争过后网约车红火依旧。
“狼”早已经来到了身边,旧业态究竟该如何应对?太原出租车在这场“奶酪之争”中主动亮出电召服务招牌的作法让人眼前一亮,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迪。
一是面对“互联网+”时代异军突起的新兴业态,传统行业倘若还只是一味死守既有的“奶酪”,无疑会加大新旧业态之间的摩擦,而且在这场冲突中底气不足的传统行业往往会败下阵来。因此,传统产业不能只紧盯着攥在手中的那块“奶酪”不放,而需要从增量改革上寻求突破,如果把整个产业的“奶酪”做大了,彼此冲突就会减少。太原出租车电召服务平台在顺应市民方便快捷打车需求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不方便或不习惯使用网约车的人群,其本质就是不光盯着市场的存量,更在着力做大市场的增量。
二是新旧业态就像奔驰的两辆赛车,如果二者跑的是同一赛道,就难免拼杀个头破血流;而倘若为他们各自设计一条赛道,给彼此的发展都留出空间,双方就有可能在有序互补中实现并轨同行、美美与共。太原出租车电召服务平台之所以受欢迎,关键是并没有与火爆的网约车“针尖对麦芒”地硬碰硬,而是通过全局考量选择了一条错位竞争的新路径,这就很好地填补了网约车的市场空白,做到了相互补充。有专家乐观地预测,网约车、电召出租车有望成为太原城市客运系统的“并蒂莲”。
三是新旧业态之所以存在矛盾,表面看似乎是新兴业态抢走了传统产业的“奶酪”,背后还是与传统产业自身不足有关。在传统电信运营商那里短信和语音业务一直是收费的,腾讯的微信平台一上线就宣布对基础业务不收费,而是通过广告、支付等增值业务获利,如此一来用户自然纷纷转向了微信。传统出租车行业亦是如此,之所以面临巨大冲击,固然有网约车动了“奶酪”的原因,但其实还是因为自身服务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的缺位。在网约车平台的游戏规则下,约车不但免费,还有优惠。而其实几年前不少出租车企业就曾经推出过电召服务平台,但因为约车还须另外收费,所以鲜有乘客致电,最终都没成功。太原出租车破解“奶酪之争”的作法再一次表明,传统产业在复兴之路上必须致力于提升自身创新意识、增强自我竞争能力。
开通电召平台是融合发展迈出的一小步
新旧业态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完成这一目标还须多方努力
采访中,业内人士深刻地指出,面对网约车的巨大冲击波,传统出租车行业固然需要通过差异化经营找寻一条生存之路,但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主动拥抱“互联网+”,最终与网约车真正实现融合发展。可以想见,如果能把网约车的流量、技术、线上服务等优势与出租车行业的传统优势结合起来,必定会进一步提高行业效率、服务水平,也会受到更多市民的欢迎。
从这个视角观察,太原市出租车电召平台的开通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今后的改革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实上不仅是传统出租车行业,到今天,传统实体经济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的改革方向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它是大势所趋,谁都无法阻拦了。
都在讲融合发展,那么融合的未来会是什么模样?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的解释是:“融合就是融在一起、界限消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举例说,今天我们仍然将实体店面与电子商务作为两种业态相对立,但再发展下去,今后一切商业都可能要依靠互联网、实现信息化,包括实体店面在内的一切商业也就都变成了电子商务。
方向已定,那么,传统产业走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该如何铺就?
融合发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多方努力、多措并举。对传统企业而言,应当敞开胸怀迎接互联网,对新业态要从排斥走向拥抱。如果传统企业不愿拥抱新技术,结局不只是被竞争对手打败了,而是会被市场淘汰、被新技术革命淘汰。对新兴业态一方而言,也要看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发挥各自特长、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所以必须搁置冲突,对传统行业要持一种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的正确态度。
大量事实表明,融合发展决不仅仅是传统企业、新兴业态双方之间的事,还与政府监管能力的整体提升密不可分。近年来,面对融合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政府监管滞后一直备受争议。试想,如果还采用原来管理出租车的办法来管理网约车,不仅网约车很难存活下去,而且传统出租车行业拥抱互联网也根本不可能实现;拿着原来管理银行的老办法来管理P2P借贷,那P2P借贷就是违法的,银行也就没有了进军互联网金融的冲动。为此,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通过监管方式的变革,既保障公平竞争又保护创新热情,让监管方式紧紧跟上“互联网+”的创新脚步,努力为融合发展铺平道路。
记者范非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