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院村的村民们正忙着准备年夜饭
猴年春晚上,歌曲《六尺巷》令安徽桐城“六尺巷”名声大噪。农历鸡年春节,太原的“六尺巷”也火了起来。这个名叫“东院村”的大家庭,已经连续九年,400多人一起守岁。1月27日,大年三十这一天,记者慕名而至,体验太原“六尺巷”的集体春节。
“咚咚咚咚……”上午9点,走进村口就听到响亮的切菜声。一张大圆桌,被十几个中年女人围着,人人一把菜刀,在案板上“演奏”着别致的“乐章”。大概半小时左右,十棵长白菜被切完了……
东院村,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住着120户,400余人。村庄虽小,名声在外。东院村在全市创建文明和谐村和美丽乡村中一枝独秀,声名远播。
“右面高点,再往左一点……”步入村委会大院,幸福年味扑面而来。楼顶上,几个年轻壮汉正在挂着红条幅,“欢聚过大年东院村第九届和谐之春联欢会”分外耀眼。院里,男的洗碗,女的切菜,就连上年纪的老人都没闲着,手里不停地剥着蒜。
走进村委会办公室,正屋墙上一张张场面壮观、喜气洋洋的“全家福”和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前来考察调研的照片,吸引着我的目光。
“从建村开始,俺们120户人家就像一个大家庭,年年一起闹红火,村里的旱船队、锣鼓队在周边邻村很有名气,一大家子在一起甭提多高兴了。”已过八旬的武黄牛大娘眯着眼,乐呵呵地说。武大娘是东院村的元老,早年的妇女主任,也是现在村里年龄最大的老党员。
“我们村是明星村,太原市给我们颁过好多奖状。”正在剁菜的王秀文笑嘻嘻地说。
王秀文是土生土长的东院村人,刚刚60岁的她,是村里的文艺骨干。她说,从腊月二十八开始,村里的所有人就自觉来到村委会开始准备守岁的饭菜。“我们还给大家准备了好几个节目。”
“每年集中过大年的那三天,可热闹啦。”王秀文说,除了集体看春晚,我们村里的保留节目就不少。有踢毽子、跳绳、拔河比赛,还有“刘三推车”“二鬼摔跤”“猪八戒背媳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
是谁想到全村一起过年的呢?“其实我们这个联欢会不止9年。”该村村委会主任李小红说,村里一直都有全村联欢的习俗,但是之前只是在正月初一上午一起联欢,全村人一起欣赏村民自导自演的节目。直到2012年的春节前,村支书杜金锁将闹红火的内容扩大到了百家宴、大联欢。想法一提,立即得到大家响应。为了再现春节时的热闹和谐,杜金锁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光盘。视频里,家家户户挂灯笼、贴春联,还挂上了彩条,村委大院里支起几口大锅,这边的大娘大妈们忙着捣豆子包饺子捏油糕,那边的年轻小伙儿忙着支架子搬菜贴春联,擅长书法的高树泉负责写对联,爱表演的赵丽君做起了晚会导演,搞摄影的李玉锁承担了全部录制,就连七八岁的娃娃们都争先恐后地表演起来,上了年纪的老人则坐在主席台上,笑眯眯地接受大家的祝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我们村民风淳朴、村民和睦,绝不是空有虚名。”李小红说,每年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一,三天,老老少少一起热闹三天,吃个团圆饭,拍张全家福,这才代表年过完了。这三天,在外上学的、打工的都会赶回来,生怕错过。最让人感动的是,租来的餐具,连一根筷子、一把汤勺都没有损坏、遗失!
记者 路丽虹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