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省级媒体省级媒体

六只“南狮”大闹太原动物园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2/7 11:27:41


站立起来的“狮子”,好不威猛


游客好奇地摸摸“狮头”

  “快点快点,舞狮表演开始了!”2月5日15时,太原动物园西门附近,一阵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引得无数人奔跑观看。
  1月28日,正月初一,太原动物园庙会如期开场,背棍、撬棍、花挑子,在众多传统社火节目中,舞狮成了今年新一届的“明星”项目。
  表演开始,随着锣鼓声的响起,原本“沉睡”的狮子,突然睁开了眼睛,时而惊险刺激,时而矫健飘逸,时而豪放张扬,时而萌宠逗趣,不时引发观众阵阵掌声。

  6只“狮子”全场跑观众齐叫好

  “好……”表演还不到5分钟,围观的群众就开始高声喝彩,记者定睛一看,场上的两只大狮子,猛地一个跳跃就“站”了起来。
  记者看到,表演场地没有特别的装饰,在一片方圆不过20平方米的空地上,外围一左一右立着两根红色高杆,高杆底部是焊制的让杆稳稳站立在地面的三脚底座,高杆上部一左一右延伸出了10公分左右的扶手。场上的6只狮子,身着不同的颜色,红狮、粉狮、黑白相间的狮子,四大两小,满场跑跳。“今年的舞狮不一样,是南狮,爬杆上登好看得很。”表演场上,63岁的王大爷一边说着,一边紧盯着场上的“狮子”。
  王大爷是太原动物园庙会的忠实粉丝,自庙会第一届开始,每年春节都会来。有时一次看不完,会连着两三天来逛,而每年的舞狮表演也是他必看的节目。
  说到舞狮的分类,王大爷绝对是内行,他告诉记者,舞狮界素有南北之分,南狮发源于广东南海,北狮是盛行于中国长江以北的地区。“今年表演的是南狮子,黄飞鸿看过吗?这就是黄飞鸿舞的那只狮子。”说完,王大爷又开始认真观看起来,抻得直直的脖子探过前排的观众,双手举在胸前,一副随时鼓掌的架势,可爱至极。

  舞狮分南北 南狮重在“艺”

  担任本届庙会舞狮表演的是王氏龙狮醒狮团,作为此次出演的队长,年仅22岁的王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告诉记者,王大爷说得没错,舞狮确实是分南北派,而他们所表演的正是南狮的技巧。
  南狮与北狮,从造型上就有着明显的不同。北狮造型酷似真狮,讲究的是一个真实,狮头较为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舞狮者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未舞看起来已经是惟妙惟肖的狮子。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狮。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注重威猛不同。舞动则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全程重在“技”。
  而南狮的造型则较威猛,舞动时注重马步。南狮主要是靠舞者动作表现威猛的狮子形态。狮头借鉴戏曲脸谱,色彩艳丽,制作考究;眼帘、嘴都可动。舞狮中主要表现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等神态,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表演方式,更注重于“艺”。

  舞狮团里20多人 平均年龄20岁

  在听到王丹的介绍后,记者特别观察了场上的“狮子”,个个造型都很威猛,眼睛以及嘴巴周围还都有绒毛,狮头的装扮就好像戏曲里的面谱,色彩艳丽。
  就在记者看得兴起之时,一只小狮跳着来到眼前,在大狮头靠近记者时,它的眼帘和嘴都还在动,大眼睛时不时地眨巴着,真实灵活又可爱。
  能将狮子表现得如此活灵活现,少说也是个老艺人了吧,可王丹的话却让记者惊讶,“我们团里有20多个人,参加庙会表演的有14个,平均年龄也就20岁吧。”王丹自嘲道,“我算是团里的‘老年人’了。”
  为了证实,还未等表演结束,记者就扯下了一个狮头,果然里面藏着一个“小鲜肉”。“别看我们小,学艺最少的都在两年以上。”王丹说,学舞狮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有武功底子,所以在场的14个人,都是学武术出身,行话来说“个个都是练家子”。“学舞狮已经5年了,在这之前,我是武术学校毕业的。不过,在我们团里,还有学习10年以上的。”
  为什么必须是练家子的人才能学舞狮呢?王丹说,在表演上,南狮的威猛形态主要是靠舞狮队员展现出来,一人的小狮还好,但是大狮要求就要严格一些,大狮二人舞一头,穿上与狮身一样的服装,包括鞋子也是舞狮专用的。在舞动的造型中,南狮主要有起势、常态、奋起、抓痒、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等等,而这些造型的表现考究的是舞狮队员扎实的功底以及良好的体能体力。
  说罢,场上的一只两人扮演的黑白相间的大狮,在一阵急促的鼓点后,狮尾的人刚刚一个马步扎稳,举着狮头的人一个跳跃,便站在了后面人的腿上,跳跃的同时,还不停地摇晃着狮头,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引得场外的观众阵阵高呼。

记者 路丽虹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