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消费时扫码、关注、积分……越来越多的商家以让利绑架,让消费者不得不掏出手机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但是,有没有想过,那些你不在乎、闲置的零散积分可以累积起来,在所有商家实现通用?
没错,2015年7月,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杨宇鹏与创业伙伴一起打造的“兑勾商盟”电商平台在清徐上线,开启创业之路。杨宇鹏介绍,相比过去消费者和店铺单对单的积分兑换,自己的电商平台其实就是把消费者零散在各个店铺的积分按照一定的换算比例,集成到微信平台上,在所有平台加盟店铺自由兑换,让以前沉睡的店铺积分流通起来。
这一商机是杨宇鹏在接触到一个在线礼品兑换项目时发现的。“原来各商户积分就是各家来兑换,现在让积分流通开,谁家的积分都可以兑换,超市的积分也可以到药店来买东西。”“兑勾商盟”一炮打响,一上线便吸引了大量用户注册和商户加盟。“第一个月就做到1.1万的用户量,业绩都想象不到。当时一个跟我们合作的火锅店,之前销售额每月6万多元,合作第2个月便实现销售额15.1万元,翻了两倍还多。”杨宇鹏回忆说。
开门红让几个年轻的创业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团队也迅速壮大,最多时拥有30多人和一家线下实体店。但很快由于人力成本的激增,公司财务状况开始入不敷出。“当时不含房租水电费,仅人员成本就在10万元左右,最难的时候是在2016年初,1月份到4月份几乎弹尽粮绝。”与杨宇鹏一起创业的李高君回忆说:“当时经济上的压力让白头发瞬间增多,最难过的是,有人因为各种原因退出了。”那段时间,杨宇鹏甚至把家里的暖气费挪来交公司电费。
在举步维艰之时,一个偶然机会,杨宇鹏和当地一家连锁超市取得了联系,2016年6月,双方达成战略合作。“他们把线上渠道和线上积分全部给我们,我们把线下实体店给他们。”经过人员瘦身和不良资产剥离,杨宇鹏的电商平台再次轻装前进。
2016年,“兑勾商盟”项目荣获中国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建行杯”第二届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并成功入选山西大学生创业星火计划,获得中国创翼大赛“创翼之星”称号。
“目前我们与一些大的连锁便利店、银行、超市及移动等商家都有合作,每个月盈利约在10万元左右,团队成员有14人。”杨宇鹏告诉记者,从2015年7月至今,项目平台已拥有后台粉丝量4.2万人左右,绑定用户量2.2万人左右,共发售积分近400万。
记者李林霞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