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从山西大学传来好消息,在今年举办的中国大学生好创意——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简称“大广赛”)策划案现场决赛中,山西大学新闻学院的参赛作品《元气奶奶》以546分的成绩挺入前七强,获得本次“大广赛”策划案一等奖。作为考量参赛选手综合能力的策划案决赛是“大广赛”中含金量最高的项目,被称为“全能赛事”。本次比赛共有1449所高校参赛,共收到策划案作品8137件,经过校级初评及赛区评选,共1422件作品入围全国总评审。该项赛事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
10月24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到了获奖团队指导教师韩志强以及参赛选手,讲述参赛故事以及对山西高校广告专业教育的思考。
《元气奶奶》一炮而红 被知名企业购买了使用权
获奖的5位选手是山西大学2015级广告学专业本科学生郭景微、寇杰、袁梓云、袁敏晶、袁铁飞,指导教师广告系韩志强老师、王昱老师。
谈到获奖感受,接受采访的三位同学难掩激动之情:“得知获得一等奖,我们都不敢相信,身体一直哆嗦!”四个多月的付出,能有这样的结果,他们很满意。
“我们的策划案是为一款奶饮品改造升级,起初我一直念叨着奶、奶……,不知道怎么就想起了奶奶,大家商量之后,初定作品名字为‘熬夜奶奶’,可是觉得说“熬夜”面太窄,后来改为‘元气奶奶’。”袁敏晶介绍了作品名字的由来。他们五个人从大二开始就是一个团队,很默契。以前设计过不少商品推广方案,但都是高端、时尚的产品,这次选择饮品策划案参加比赛,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挑战。
“我们这次的选择很冒险,但是团队成员觉得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可能效果会不错。经过一个月的市场调研,首先确定对包装设计进行改进,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设计促销活动,比如瓶盖上加一个二维码,消费者一扫,就可以听见一位奶奶说话的声音,也可以自己录一段想对奶奶说的话,我们称之为‘留言机’。”郭景微把“元气奶奶”策划方案定位在两个层面,一个是物质的奶,人体需要补充,还有一个就是心灵慰藉,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家人打气,而奶奶在很多人心目中是慈祥的形象,老人说的一些话能给拼搏奋斗的人带来力量。
团队中负责排版、设计的袁铁飞觉得他们的作品比较潮,活动设计也迎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比如把推广活动与电竞游戏结合起来,设计一款在时下很受欢迎的电子游戏中,名为奶奶的英雄,游戏对战中经常把加血称之为“奶一口”,正好与“元气奶奶”相吻合。
创意新、点子时尚、思路逻辑明确。在决赛现场,《元气奶奶》通过5位选手以理性陈述的方式推导广告策略,以感性表演的方式再现广告场景,呈现广告效果,得到评委肯定。一位评委点评:《元气奶奶》是一份具有整合传播思路和创新概念的策划。从元气和活力两个想法出发,衍生出元气奶奶这样一个人设,既有创意又有传播力。在互动上所采用的创意撕拉设计和奶奶留声机设计与社交媒体的消费者接触点具有一定的话题性。
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作品《元气奶奶》被一家知名的饮品企业看中,以两万元价格购买了使用权。
从准备到决赛,难关重重 决赛前一天成员全部感冒
从准备参赛到决赛,一路走来,《元气奶奶》闯过重重难关。
“我们初稿成形以后,韩志强老师曾组织过一个班级内部的模拟比赛,邀请了几位专家来评判,因为我们准备不足,居然全班排倒数第二。”郭景微回想当初的情形,五个人都觉得无地自容,这次打击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以至于后来的设计、定稿、讨论……每个人就像被打醒,进入了比赛的状态。
9月份,得到通知,可以参加全国总决赛,比赛地温州。可是,就在比赛前一天,选手、老师全感冒了,“说也奇怪,居然那天晚上是我们参赛以来状态最好的一个晚上,修改方案到了凌晨3点,但是大家都不觉得累。”接受采访的3位同学都觉得神奇。那天晚上还有一个插曲,他们被韩志强老师狠狠地骂了一次,“韩老师脾气很好,从来没见过他那么生气,这可以说又一次把我们从混沌中敲打醒。回想4个月,每到关键节点,韩老师都会站出来,给我们一个方向,没有他的付出,我们根本不会有今天的成绩。”袁铁飞觉得,除了团结之外,有一位好的辅导老师是取得成绩的关键。
5位选手今年已经大四,他们总结这次参赛经历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开了眼界”。“我们在学校学习了基础理论,而比赛让我们意识到要更专业,也让我们明白了理论与实际有多远的距离,实践体验太重要了。”
高校广告创意课要“实战检阅” 得奖固然可喜,但不是目标
韩志强老师是获奖团队的指导老师,任教已经25年,他教授广告系广告创意课。对于自己的弟子取得这样的成绩,韩老师很高兴,他一直以来秉承一个理念,高校广告创意课,必须通过实战来检验教学成果。
因此,韩老师有一个做法就是以比赛检阅教学成果。他所带的班级,每个学生都得参加过相关的广告创意比赛。以2015级广告班为例,他把学生分成十个小组,全部参加今年的“大广赛”。从今年的效果来看,策划案比赛基本所有小组都获了奖,有的是山西赛区的奖,有的是全国总决赛的奖。韩老师对每个小组的作品从细节上“抠”,甚至动用自己的关系,邀请到广告业界的专家到学校做评委,进行模拟比赛,用他的话说是进行“能力综合检阅”。
“一份广告策划方案,从调查研究开始,消费者、市场、环境分析,再从战略高度制定策略,找出销售卖点,由概念变成创意,实现广告价值。然后还要进行创意设计,制定媒体宣传策略,应该是综合能力的检验。教学质量如何衡量?如果仅仅是考试考核那样远远不够,需要成果作品体现,因此我要求我的学生必须出成果,去参加大赛去锻炼实践,这样才能知道与现实的差距。”韩志强老师对学生的“硬性”要求一直坚持着,从第一届“大广赛”到现在,山西学子的身影一直出现,当然也获得了不少奖项。
“学生能得奖固然可喜,但是我追求的不仅仅是奖项,而是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韩志强老师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人才留在山西,推动本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毕竟我省的广告创意土壤太难留下这些人。他认为创意因素受制约,其实就是缺创意人才,要改变我省的现实状况,就是要留人。25年来,他几乎跑遍我省设立广告专业的高校,除了交流之外,就是授课。作为“大广赛”山西赛的最早推广者,他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为山西发现更多广告创意人才,在广告领域出现“山西现象”。每次成绩的获得,也是业界对山西高校广告创意教育的认可,最后得到重视。
山西晚报记者 王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