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太原媒体太原媒体

西华门街悄悄变美 居民乐得合不拢嘴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9/20 3:05:44

 张永喜老人今年83岁,住在杏花岭区西华门社区的山针小区。家门口的西华门街虽然只是一条500多米长的小街巷,但在张大爷眼里却承载着自己浓郁的乡愁,以及一座城市的文明。过去乱糟糟、脏兮兮,路人经常无处下脚的破落巷子,如今已悄悄变成了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家门口的巷子美了,心情也舒畅了!"这几天,老人每天都要沿着西华门街走上两圈,心中不断涌起强烈的幸福感。

  背街小巷成风景

  昨天上午9时许,记者跟随杏花岭街道、西华门社区的工作人员沿着西华门街自西向东走了一圈。西华门社区主任武应萍指着西华门街西口万家寨小区外的一处围墙说:“过去,这里有一排小商铺,都是违法建筑。改造中,我们先拆除了这里的19处违建,重新铺设了便道,还建起了漂亮的围墙。如今,从西肖墙一拐进西华门街,就能看到明显的变化。”大家继续往东走,一条平整通畅的柏油路映入眼帘,汽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没有乱停车和占道经营的现象。便道宽敞整洁,看不到一块破损地砖。道路两旁90多家门店的招牌整洁干净,门口的非机动车按照规定摆放整齐,开满鲜花的木式花坛点缀其间。路灯上创建文明城市的灯杆公益广告非常醒目,两边的立墙上还设置了多个“讲文明、树新风”大型公益广告。在街道中段,便道上还设置了几组坐椅,住在附近的老人逛累了,可以坐着歇一歇、聊聊天,好不自在。放眼望去,整条西华门街秩序井然。

  五项细化效果好

  西华门街东起五一路,西至上肖墙,全长510米、宽20米。因周边有不少学校以及居民小区,长期以来,这条街道一直乱糟糟、脏兮兮的。住在万家寨小区的刘大娘告诉记者,过去,她不愿意出门,因为家门口的西华门街实在太难走了。便道上都是占道经营的商贩,销售的货物、垃圾随处都是,行人根本无处下脚;机动车道的两侧停满了汽车,中间只留下很窄的道路通行。在不宽的路面上,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安全隐患非常大。

  创建文明城市行动开展以来,杏花岭街道将西华门街定为示范街巷全面打造,对公益宣传、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公共秩序、文明风尚5个方面进行细化,并确立了23项整治内容。针对各种车辆随意停放问题,街道规范了机动车停车位,设置了黄色禁停标线,并在便道上施划了非机动车停车区域。接着,街道还要求沿街门店清洗并修复了门头牌匾,修补了陈旧且破损的台阶,更换油烟净化设备。随后,街道还统一为沿街住户更换了窗户,修整了破损便道,粉刷了树木,安装了宣传版面,并督促门店电子屏显示创城内容。为保证街面的环境卫生,街道还安排专人及时倾倒垃圾桶,清理路面上和花坛内的烟蒂和纸屑。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西华门街占道经营、违法停车等乱象得到明显改观。整治投资小,效果好,得到了周边居民的普遍认可。

  精细管理保长效

  “过去,街道也曾多次整治过辖区的小街巷,但如何保持效果一直是个难题。”杏花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大家集思广益,想到了很多长效管理的好方法。

  在西华门街西口附近的万家寨小区门前,一个刚刚设立的“诚信红黑榜”引人注目。街道计划通过这个红黑榜,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表扬诚信的门店,曝光失信的门店,让周边居民和途经路人都能看到每一家门店的表现。“这个方法很好!”不少步行途经这里居民看到后,都竖起大拇指给街道点赞。

  此外,街道与居民签订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承诺书,与门店签订了创建文明城市责任书,并还计划通过温馨提示卡、告诫提醒卡和诚信红黑榜配合,督促沿街门店做好门前“三包”。若巡查人员发现或居民反映门店存在门前非机动车随意摆放、环境卫生差、占道经营等问题,街道工作人员会先发放温馨提示卡做出口头告知。如果不改正,街道会再次发放告诫提醒卡督促。如果一直不整改,街道就会将门店的失信行为登上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