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造一流法院的道路上,晋源区人民法院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以审判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多途径打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法院队伍,有效促进了审判工作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法院和法官的社会形象,为晋源区人民法院实现破茧成蝶的美丽蜕变,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党员站在群众监督最前列
在晋源区人民法院,党员总是最引人注目的。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大门上,“党员便民服务中心”的红色大字尤为醒目。推门进入,监督板上是每个窗口工作人员的一句话承诺,不仅配有照片和名字,党员的照片下还有一面鲜艳的党旗标识。在这里,党员站在人民群众监督的最前列。
2013年底,晋源区人民法院在原有立案一庭、二庭基础上,成立了“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成立案审查、诉前调解、涉诉信访三大便民服务功能区。立案庭庭长张娟萍说,诉讼服务中心作为法院和群众联系的第一“窗口”,在“窗口”工作是一种荣誉,承载着更重的责任。“一把椅子、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句问候”是对每名群众的承诺。
一言一行不忘党员身份,一举一动彰显法官风采。在诉讼服务中心,一面“执法为民,一身正气”的锦旗熠熠生辉。送锦旗的是一件继承纠纷案件的当事人王某。她说:“张法官一分钱没拿过我们的,一顿饭没吃过我们的,开始我们不理解她,甚至和她吵闹,但是张法官不厌其烦、和颜悦色、尽心尽力地办案,并公正判决。该案上诉,二审也都维持了。她特别公正,让我们感觉到法院能够维护正义,我们真的很感谢她!”继承纠纷属家庭纠纷,处理起来难度大。张娟萍本着亲情为重、和谐为主的原则化解矛盾,多次主持调解,亲自去村里找村干部了解情况,找相关人帮助调解,用尽各种方法,却未能让一家人冰释前嫌,只能查清事实,及时下判。
“我会用一生去践行‘人身正气’。”张娟萍说。“党员便民服务中心”既强化了党员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也扩大了群众监督途径,有助于提升联系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有不少合同当事人愿意把约定管辖法院选定晋源区人民法院,这正是该院主动拉近与群众距离,提供良好司法服务的真实写照。
党建主阵地充满“家”味道
在晋源区人民法院每个楼层,近百幅有关司法和廉政的格言、警句、漫画格外醒目。一位干警告诉记者:这些警句、格言是党支部的座右铭,也是全院党员的座右铭。“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已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行动格言。
党组成员模范带头、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该院政治处主任、党支部书记王鑫说:“我院党员比例占干警总数的70%以上,党员干部带头了,没有干不好的事,没有攻不下的难关。”为了使党员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该院推出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每个季度,党员干警都会到“党团之家”组织学习。如今,“党团之家”已经成为全院开展党建工作的主阵地。
王鑫说,从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如今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团之家”见证了大家共同学习和进步,党员干警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为民意识都有了显著提高。“平日里,忙于工作的干警难得聚在一起,在‘党团之家’里大家彼此交流、谈心,渐渐地,浓浓的人情味儿让人有了家的感觉。”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眼下,院党组正在琢磨着一件事儿:如何把“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搞得更加有声有色,让全院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凝聚。
攻坚克难彰显为民担当
审判工作是基础,是法院干警共同铺就打牢的塔基。务虚的党建工作必须渗透、融合到务实的审判业务工作中,真正做到同时抓、同步抓,两股力才能拧成一股劲。在工作中,晋源区人民法院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全面加强审判执行工作,创新方式方法,完善调解工作联动机制,化解社会矛盾。
城中村改造,是晋源区发展道路上绕不过的一道坎。“一套老房子,安置补偿中或许就成了多套安居房,市场价值突增数十倍。拆迁引发的矛盾与纠纷难以调和。”晋源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梁学钢说,因城中村改造前期拆迁引发的纠纷,一度拖了全区发展的后腿。
强化民生保障,展现党员先进性。2013年,晋源区城中村改造动员大会之后,晋源区人民法院抽调党员干警成立巡回法庭,深入百姓家中,加大拆迁案件的司法审查力度。“刚起步的时候,工作确实难做。”梁学钢说,拆迁类案件普遍存在房屋权属难以认定、矛盾纠纷难以调和的困难,累积的矛盾易集中在诉讼阶段“爆发”,案件调解难度很大。“最忙的时候,大伙儿几乎天天都盯在村上,做化解纠纷工作。”
“村里改造拆迁时分得的补偿款,儿子不仅分文不给旧房权利人母亲,还不尽赡养义务,致使年迈的母亲无家可归。母亲将儿子告至法院。”提起两年前的一起拆迁纠纷,梁学钢记忆犹新,“法院就案判案,这对母子都是输家,最终输掉了亲情。”在受理这件案子后,承办法官在分析案件事实与双方争议焦点基础上,邀请村干部以及有名望的长者参与调解,经过前后三次的悉心调解和背靠背沟通,通过诉前调解,一对反目母子重拾家庭温暖。“从开始的不信任,到后来群众主动邀请调解。”梁学钢每每提及那段过往,脸上写满自豪。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晋源区人民法院从党建领域发力,采取一系列创新之举和改革之策,丰富了党支部的党建品牌内容,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提升了法院队伍的整体素质,更让司法生态焕然一新,激励着全体法院干警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记者梁涛 赵继钊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