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中央媒体中央媒体

善举:太原人均献血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6/15 10:37:11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当日,我市举行表彰大会,表彰“最美献血者”“最美血液人”“最美无偿献血志愿者”“最美支持献血公益活动单位”。其中,“最美献血者”石磊,累计献全血次数最多,38次;“最美献血者”郭玉海,累计机采血小板最多,共392单位。目前,我市人均献血率为18.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市政协副主席郝宝清参加。

    《献血法》实施近20年来,我市无偿献血工作得到快速发展,连续10届20年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称号。据统计,《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市无偿献血累计达120万人次,2016年我市采血量达32.2吨,确保了省城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需求。为全力确保省城临床供血,近年来,我市新增(改建)梅园百盛、万通、兴华街等5个街头献血屋,街头固定献血屋(点)达到20个,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献血服务网络。同时,加大团体献血招募力度,目前,我市已建立1支超过500人的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50余支团体应急献血队伍,有效保障了省城日常和突发事件临床用血需求。

    “最美献血者”胡金柱: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6月14日,市红十字血液中心12层会议厅被粉色丝带、五颜六色的气球点缀得格外温馨,因为这天是“世界献血者日”,这里将迎来“最美”的人。

    在受表彰的“最美献血者”名单中,胡金柱这个名字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胡金柱,55岁,一连21年献全血7000毫升,机采血小板375个单位。曾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和“山西省百名优秀志愿者”称号。

    说起第一次献血,胡金柱记忆犹新。1996年5月8日,胡金柱下班路过府西街,看到路旁的献血屋有很多人,他上前了解,原来那天是“世界红十字日”,省领导参加献血。不曾了解献血知识、从未献过血的他,那天也献出了人生的第一次热血,200毫升。“当时,对献血的知识不了解,看到领导都带头献血,也没有多考虑就献了。”胡金柱乐呵呵地说。

    手捧着“献血证”,胡金柱倍感快乐与自豪。从那以后,胡金柱与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胡金柱一直瞒着妻子、儿子、女儿。直到有一天,妻子洗衣服时,在他的衣服口袋中发现了“献血证”,此时的胡金柱只好如实地告诉妻子自己献血的事。“这么好的事,为啥不让我知道。你能献血,我也要献血。你下次献血的时候,记得叫上我。”妻子的这句话,让胡金柱既吃惊又开心。

    起初,胡金柱夫妇会选择国庆节、春节、结婚纪念日等有意义的日子参加无偿献血。随着对无偿献血了解的增多,胡金柱夫妇成为了固定献血者。“前几年是献全血,每年2次。后来选择机采血小板,献成分血,献血周期短,不影响工作,每月都可以献,这样就能帮助更多的人。”胡金柱说。

    除了家、单位,献血屋、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机采室,成了胡金柱去的最多的地方。献血中,胡金柱发现有许多人不是不愿意参加无偿献血,而是对无偿献血认识不足。于是,他“摇身一变”成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者。

    身穿印有“无偿献血志愿者”字样红色马甲的胡金柱,深知自己的责任更大了。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出现在市红十字会血液中心机采室、街头各献血屋,时而解答献血者疑问,时而帮助献血者填表,时而给献血者倒水……忙得不亦乐乎。“很多人第一次献血都会紧张,我就给他们讲讲自己的献血经历,这样可以消除他们的顾虑和紧张感。”胡金柱笑着说,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除了忙乎“屋里”的事,胡金柱还经常和其他无偿献血志愿者一起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经历,向百姓传播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和政策。

    “一人献血百次,不如百人献血一次。”不管参加无偿献血,还是做志愿服务,胡金柱总会深情地向百姓传递这样的理念。

    如今,在胡金柱的影响下,他的妻子、儿子、女儿,都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也成为了五星级无偿献血志愿者。

    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在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会议厅,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金柱接过了属于他的那份荣誉——“最美献血者”。

    胡金柱,最美的献血者!

(记者 刘涛)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