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家陆续释放了一系列取消高速路收费、普及ETC业务的政策,各大银行在政策指引下纷纷抢滩ETC业务,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农商行,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抢抓市场机遇,渠道拓展先行,笔者认为应持好“四张牌”。
持好考核激励“指示牌”。农商行应把考核激励作为有力抓手,因地制宜制定好ETC专项考核实施方案,将ETC营销目标任务分解到岗、细化到人,确保层层有落实,人人扛担子,形成上下联动、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要建立任务目标台账,明确营销目标、任务、网格、时间、责任人等,按周、按月做好定时通报,确保营销工作有序推进。同时适度加大ETC营销初期的考核比重和奖励比重,确保谁营销、谁受益,形成正向激励,进而激发全员“抢先机、早行动”的积极性。要成立督导问责小组,对任务落实不到位、连续排名末位的网点和员工进行有效追责,确保ETC营销拓展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持好精准营销“品质牌”。要充分利用农商行人缘地缘情缘的“三缘”优势,结合普惠金融深度走访活动,采取“纵向到底、横向扩面”的方式,主动下沉工作重心,深入街道、社区、村户等地,多途径、多渠道宣传ETC业务,全面网罗服务辖区内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交公司、车管所、行政服务大厅、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4S店等车辆密集阵地,落实专人分头对接跟进,宣传优惠政策,力争将每一位潜在客户变为目标客户,确保每一个网格区域内均无“漏网之鱼”。同时,要充分发动亲情、友情等关系,就近挖掘资源库,通过朋友圈推广、亲友团转发、点对点推送,广泛撒网,重点摸鱼,动员更多潜在人群前来办理业务。
持好优质服务“金招牌”。针对ETC办理竞争激烈、客户资源紧缺等问题,农商行可借鉴“一专二卡三渠道”的工作模式,擦亮服务招牌。一专,即开通ETC专门通道,从受理、汇总到办理反馈,打通各个环节,缩短客户办理时间;二卡,即采取贷记卡、借记卡“双轮驱动”的模式推动ETC业务,有效提升客户签约率;三渠道,即建立“线下+线上+上门”多渠道的营销服务体系,一方面以基层网点为主,扩大办理点,满足客户办理ETC“就近跑一次”的需求,同时在车辆密集区设置服务点,为客户提供定点办理“一站式”服务,吸引更多人前来办理;另一方面,可利用线上小程序预约办理,组织专人为有需求的企业、单位提供团办服务,进一步优化客户体验度。
持好合规管理“大盾牌”。农商行应持续提升内部管理能力,重点防范ETC业务办理过程中可能诱发的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要重点加强员工ETC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督促员工严格按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开展营销;要建立业务监督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和纠正ETC业务推广办理中的不规范业务行为,堵塞风险漏洞;要优化考核激励机制,细化考核办法,杜绝和避免员工迫于考核压力而违规操作;要充分发挥合规管理部门职能,提升投诉处理质效,避免诱发声誉风险,为ETC业务顺利有序规范推进撑起坚固的大盾牌。
■ 灵石农商行/马建红 王春燕
责编: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