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山西农信 > 农信故事农信故事

一个支部一面旗 山沟里筑起的战斗堡垒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张亚萍 杜晓丹 发布时间:2019/12/25 17:05:53

交城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吕梁山东麓,全县总面积1822.1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92.8%,平原仅占7.2%。在沟沟壑壑的交城山里,有一个由交城农商行四个山区支行组成的联合党支部——西社支部。这个小支部有14名党员,在职党员仅有7名,但就是这个小小的党支部在莽莽的交城山里竖起了一面党员先锋模范的旗帜,成为交城农商行驻扎在山沟里的一座战斗堡垒。

愈艰苦、愈奋斗

“山区不良清收队”的诞生

2018年10月,为了提升资产质量,改善区域信用环境,强化抗风险能力,交城农商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百日清非大会战”。于是,在一次联合党支部会议上,以党支部为载体,联合下辖的水峪贯、西社、会立、横尖四个支行成立了“山区不良清收队”。这支由党支部书记挂帅,其他三个支行长任副队长,全体党员为队员的“非建制”队伍就此成立。

“山区不良清收队”成立后,党支部大会不仅仅是党员学习的大会,同时也成为了党员群策群力,献计业务发展的大会,真正将党建与业务工作融为了一体。

一声“集合”指令

四地联合行动

“叮”,刚从十几公里外推广“整村授信”回来的“山区不良清收队”队长韩兆莹的手机响起了一条信息提醒,信息来自“山区办事处”微信群。看到信息来源,他把刚刚从车里迈出去的一条腿又收了回来。打开语音信息,传来的是会立支行行长贺建忠熟悉的声音,“各位队员,据我们会立支行退休老党员毛师傅的线报,失踪一年多的不良贷户张某在西社村露面,西社支行闫军军行长已经稳住他了,其他能支援的队员报一下数,咱们在西社村集合堵他。”事情紧急,韩兆莹连忙在群里报了名。随着此起彼伏的报数声,群里已经有5名党员和3名职工报名参加行动。四个支行到西社村的距离最近的十几公里,最远的70多公里,此时此刻,微信群报名的人员已经纷纷赶往西社村。当最远的横尖支行行长薛兵兵到达时,“交城农商行西社支部山区不良清收队”的大旗已经竖在了贷户张某家中。经过8个人2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被打破心理防线的张某终于归还了这笔逾期两年的13万元欠款。

这是交城农商行西社支部“山区不良清收队”日常的工作状态。

找准入口强攻势

软硬兼施不放弃

西社支行贷户王某,2019年初因环保政策趋紧,其经营的石料加工厂被取缔,西社支行行长闫军军得知情况后立刻联系王某商量还贷。此时的王某因生意失败已陷入消沉,终日打牌喝酒,醉生梦死,清收队多次劝说却效果甚微。王某方面难突破,清收队就决定改变思路从其妻子入手。经多方打听,清收队得知其妻子掌管着家中财政大权,于是清收队每天排着班对王某妻子耐心劝导。刚开始王某妻子非常抵触,清收队一次次上门联系,甚至过时节、过生日都要自掏腰包买个礼品、发个红包慰问一下。就这样过了两个月,王某妻子的戒备心理逐渐消除,清收队便开始帮助他们共同商讨石料厂取缔后的打算,发动人脉关系帮其寻找石料厂设备买家,争取将王某的损失降到最低。经过半年的努力,王某妻子主动将50万元积蓄及变卖设备所得共计70万元,全部用于归还贷款。

资源共享齐发力

协调配合满载归

贷户崔某曾经营一家石料厂,在水峪贯支行贷款28万元,石料厂因环保不达标被取缔后贷款形成逾期。清收队多次催收无果,后来调查到崔某夫妇名下有两处房产,于是提出变卖一套还贷。一开始,崔某妻子并不同意卖房,清收队经过一番劝说,帮客户算清经济账、名誉账、亲情账,崔某妻子终于同意卖房。清收队员马上发动身边的资源,帮忙寻找买家,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很多买家担心房子有纠纷避而远之,清收队又聘请了律师起草房屋买卖协议,解除买主的后顾之忧。当买主资金到位、一切就绪,正准备签订合同之时,崔某妻子又反悔了,以有急事为由匆忙离开,并且在之后的三个月里,与清非队玩起了“捉迷藏”。后来,一名队员家属的学生发现崔某夫妇躲在离石,于是,清收队连夜集结,带着律师和房屋购买方,驱车一百多公里堵到了崔某夫妇的家门口。最终,在律师的见证下,房屋转让协议顺利签署,房款全部用于结清贷款本息,此时已是晚上12:30。

清收助人两不误

赤子之心显真情

贷户李某曾是交城县的一名风云人物,年轻有为,运营20辆重型半挂车车队,还拥有一家汽车分期公司。多年前,李某在会立支行贷款40万元,后因经营管理不善,公司倒闭、车队解散。2018年6月,该笔贷款逾期。“山区不良清收队”成立后,在一次支部会上,清收队将此笔贷款作为重点对象来清收。通过深入摸底,最终掌握了李某的心理弱点和财产情况。清收队组织人员实行车轮战,连续上门催收,好面子的李某很快变卖了自己的私家车,还清了利息,盘活了贷款。

2018年末,该笔贷款又一次逾期,“山区不良清收队”再次集结13人自带干粮蹲守李某家中,从早上7点一直到晚上10点,软硬兼施数天却毫无半点进展。

正当大家纳闷时,清收队一名细心的老党员发现了异常,他和清收人员小声合计:“我感觉李某有点反常,时而兴奋不已,时而萎靡不振,时而又抽搐流涕,会不会染上毒瘾了呢?”听到这个提醒,大家也警觉起来,背后一打听,李某果然开始吸毒了。清收队将李某的情况告知了其父母,又四处帮忙联系把李某送进了戒毒所。经过此事,李某父亲对清收队的及时帮助非常感激,主动拿出家中的积蓄盘活了贷款。

李某从戒毒所出来的那天,和父母一起来到了西社支部,一家人不停地向清收队员们表示感谢。如今,戒掉毒瘾的李某重新经营起他的运输生意并提前结清了贷款,还把生意的账款和自己的积蓄都存到了交城农商行。

类似这样的清收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自2018年10月成立到2019年10月,短短一年里,“山区不良清收队”已经累计清降不良贷款2240余万元。

“山区不良清收队”成立到现在,在党支部的支撑和融合下,其工作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清收不良贷款。在推广“整村授信”的路上,在精准扶贫的路上,在破解各种各样经营难题的路上……都出现了他们集结的身影。“山区不良清收队”这支仅有14名党员、29名职工的队伍,像一面旗帜插在了交城的崇山峻岭中,并且以其坚定的党性和顽强的信念,化作了一座坚实的战斗堡垒。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