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山西农信 > 深耕三农深耕三农

孝老爱亲好媳妇 构建和睦温馨家 ——记省直第四届道德模范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周晓玲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25 16:16:19

周晓玲,47周岁,中共党员,现任阳泉办事处人力资源部经理。作为一名金融战线上工作了20多年的女同志,她心怀“修身齐家”的价值理念,在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同时,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传承家庭美德,讲孝道、知仁爱、爱家庭、乐行善、愿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演绎了点点滴滴的孝老爱亲事迹,得到了家庭的称赞、邻里的认可和单位的好评。

“婆婆受过伤,落下一身毛病,她没有女儿,而我就是她的女儿。”

20多年前,周晓玲参加工作成了一名普通的银行员工,打参加工作起婆婆的言传身教就影响着她。

“我婆婆也是名金融工作者,一辈子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她本人先后多次被授予全国、省、市金融红旗手、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特别是当年婆婆还在人民银行大同支行的储蓄所工作时,遇到歹徒抢劫,她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与歹徒奋勇搏斗,头部、背部被刺五刀,肺部被刺穿,身负重伤,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一位金融战士的责任和担当。后来人民银行总行给她荣记一等功,在全国通报表彰,跟她比起来,我还差的很远很远。”提起婆婆,周晓玲总有说不完的话。说起他们之间的关系,周晓玲用了两个词形容:亦师亦友、慈母关怀。周晓玲公公婆婆没有女儿,从她结婚开始就住在了一起。这一住就是二十多年。周晓玲的丈夫也在金融系统工作,工作忙不说,男人本就没有女人心细,所以照顾公婆的事情就全部落在了周晓玲的身上。特别是婆婆为了保卫国家财产安全落下了一身的疾病。作为儿媳的她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她总说:“公公婆婆为家庭、为单位、为社会辛苦了一辈子,奉献了一切,所以赡养他们、孝顺他们一定要做到最好。”

2012年,婆婆生病住院,周晓玲一直常伴左右,任劳任怨。每年,她和丈夫还会带老人做身体健康检查。婆婆在年轻时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落下了疾病,行动不方便,身体每况愈下,所以家中的大事小情,从不让她操心。公公是阳泉市人民银行退下来的老干部,退休之后,他喜欢看书、运动,这些事情,她和丈夫都尽量给安排好,给他买书、买健身器具,让他能够全身心地、愉快地度过晚年生活。

“家庭给我很大的支持,只有踏实工作,才能不负家人对我的希望。”

婆婆对自己要求严格,总对她说对待本职工作要勇于担当、要不怕辛劳、要全身心热爱。这些话总是时时刻刻记在周晓玲的脑海里。所以,自参加工作以来,不管是身处基层网点,还是担任机关部门负责人,她都始终踏实工作、恪尽职守。在基层网点工作时,她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在阳泉办事处稽核保卫科工作时,她认真负责、严谨细致,每次都能圆满完成检查任务。特别是在稽核大队工作期间,由于经常外出检查,不能时时刻刻照顾家庭,对家人充满愧疚,每当这时,婆婆就叮嘱她,对待工作要勇于担当、不怕辛劳、全身心热爱,不要担心家里。有这样的家庭支持,她对待工作更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她还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特别是在担任人力资源部经理后,圆满地完成了省联社和办事处多项工作任务,并多次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特别是今年还荣获省联社先进工作者称号。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真诚待人,做别人贴心的好同事。”

由于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在为人处事上,周晓玲始终秉承对人和善、真诚助人的处事原则。每当单位同事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困惑和难题时,她都能主动伸出援手。新同事上手工作,总是有一段“适应期”,每当这个时候,周晓玲总是以老大姐的身份,帮助他们成长,对每一项工作都事无巨细地安排和告知,让新人能够很快进入工作角色,完成一些重要工作。

热心公益事业也是周晓玲的追求,她积极帮扶结对贫困户,对单位扶贫的平定里洪水村的贫困户,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尽早脱离贫苦,走上脱贫之路。今年5月,办事处组织向因病致困的同事捐款,她也积极参与,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子女会有父母的影子,我要严格律己,希望他做人坦诚,做事严谨,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把孩子培养好,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贡献。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周晓玲同志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她的教育和引导下,儿子在学习上勤奋努力、刻苦认真,于2017年考入中央财经大学并获得多次表彰和多项荣誉。

在生活上,周晓玲从不溺爱孩子,培养孩子从小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教他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儿子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树立了向善、向美的信念追求。

尽管在工作和生活中,周晓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但她始终认为做一名品德高尚、敬老爱亲、无私奉献的金融工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阳泉办事处/韩晓娟

责编: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