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走百县 进千企 访万民 > 百县亮点百县亮点

古交“手握”百亿元项目精彩转型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7/1 10:13:31

古交“手握”百亿元项目精彩转型

 

本报太原6月30日讯(记者 王秀萍 王波)盛夏时节,古交市科技园区内一片繁忙景象,人体健康信息无线监测系统、泡沫彩釉玻璃和液体金属散热芯片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转型项目集群,在科技园区落地生根、不断成长。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培育、引导、推动下,古交正阔步走上高科技支撑的转型大道。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焦煤基地古交遭受重创,GDP下滑一半。发展方式不转型,古交已无路可走。根据省委、省政府“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理念,古交确立了依托高科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转型之路。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古交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3亿元,同比增长12.6%,完成年计划的18.4%,增幅高于全省7.1个百分点。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古交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项目180项,总投资441亿元,计划年内投资102亿元,其中农业项目47项、投资3.4亿元,工业项目33项、投资42.5亿元,城乡建设项目56项、投资37.5亿元,民生项目28项、投资7.6亿元,服务业项目8项、投资3.98亿元,生态环保项目8项、投资6.65亿元。


“产品还在试产,就有国外大公司上门要求包销……”前“煤老板”、古交市科华纳米聚晶金刚石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忠自豪地说,“项目投资0.46亿元,主要原料是石墨,成本低,而产品国内外市场很好、价格不菲。全部达产后,年产4000万克拉聚晶金刚石,产值2.8亿元。”


正在进行厂房建设的赛隆陶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古交高科技项目的另一面旗帜。该项目是一个典型的变废为宝的循环型高科技项目,主要原料是煤矸石。总投资1.2亿元,年产1万吨赛隆粉体,达产后预计年产值4亿元,利税1.2亿元。


“这么多高科技的好项目之所以能花落古交,是市委、市政府下决心促进经济转型的结果。”古交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为走出资源型经济大起大落的怪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组团赴中科院拜访、洽谈,最终全国首个县级霞光工程产业基地落户古交。从2010年起,依托中科院密集智力优势的产学研项目对接会,每年都会不定期在古交举行,成为古交转型跨越最有力的后盾。”


争转型抢科技,在古交蔚然成风。为使项目尽快落地,古交建立了招商项目跟踪落实工作机制,推行一个重点项目由一位市级领导牵头、一个部门包联、一套办法推进的服务模式,并运用“零等待、零距离、零投诉、零容忍”的办法,促进科技、资金、项目畅通引进。


在培养工业转型项目之外,古交还充分利用“两岸青山相对出”的自然优势,在山水之间建设东部新城,打造城市新貌。在小城镇和自然村之间建设中心村,完善生活服务功能,实现从粗放到循环、从脏乱无序到城乡宜居的精彩转身。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