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忻州7月3日讯(记者 赵冰峰 王雁 通讯员 乔伟 李永春)今年,繁峙县秉承“有限资源、无限发展,绿色经济、循环发展”的发展理念,将全县的工作重心由县城向砂河镇“东移”,全力构筑砂河转型综改试验经济开发区,打造“百亿产值、五亿税收”的县域经济新引擎,惠及更大民生。
砂河镇位于繁峙县中部,区位优势明显,南靠五台山,是晋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旅游中转地;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县金、钼、铁矿聚集的区域。该镇产业基础较好,全县规划的“十大产业园区”的龙头——冶金和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就在砂河,目前已初步形成规模,紫金矿业、中兴公司、华茂公司、金德成信公司等大型企业在此落户。该镇城镇化水平较高,镇区面积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万。2013年底,该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后,基础设施和整体环境都得到全面改善,具备打造成全县的工业经济、交通物流、旅游服务中心等条件。
2014年,该县确立了13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99.55亿元,超过70%的投资是在砂河镇区周边。年内计划完成投资79.84亿元,1-5月份,已完成投资20多亿元。项目签约已完成69.88亿元,完成率达82.22%。如今的砂河镇已经成了繁峙县的投资洼地和兴业宝地。华能、中电投、协合、华润、诚达等风电项目的落户,开创了该县发展绿色清洁能源的新纪元;华茂线材、中兴铸件的投产拉长了铁矿产业链条,改写了繁峙有铁无钢的历史。目前,砂河镇区正在打造成为一个五台山旅游服务园区,镇区的“左翼”是砂河冶金铸造与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右翼”是通用航空产业园区,附近还有清洁能源产业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等十大产业园区,共同组成了砂河转型综改试验经济开发区,从而形成产城联建、宜业宜居、经济转型、综改试验与特色城镇建设一体推进的格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繁峙县的决策者颇为自豪地说。2013年,该县用于教育的支出达到3.99亿元,占全年财政收入的44.8%。2014年,在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该县为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免除了学费,为中小学特困生发放助学金,在忻州市尚属首例;投资1600万元改建的县医院住院大楼已投用,投资3700万元新建的中医院即将竣工。财政补贴对县医院、13个卫生院药品全部实现“零差率”销售,全县农村65岁以上的老年人、35岁以上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近5万人实现了免费常规检查,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9.87%。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5504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0448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4.24万人,城镇低保人数达5844人,农村低保人数达16118人,实现应保尽保。
今年1—5月份,该县GDP完成11.04亿元,同比增长3.6%;财政总收入完成4.94亿元,同比增长29.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4亿元,同比增长25.3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2亿元,同比增长26.49%;工业总产值完成38.22亿元,同比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9亿元,同比增长13.7%。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