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保持道路畅通,保障群众出行安全,这是交警为之坚守的工作核心。2011年,省委副书记金道铭在太原交警支队调研时,给予他们“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高度评价。在责任与义务、付出与回报之间,太原交警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平凡中的光荣。
今日,记者带你走进太原交警迎泽一大队三中队,看看一线交警是如何在坚守中探寻为民服务的真谛……
2012年2月19日,太原的早晨寒冷依旧。
6点50分,距离太原交警迎泽一大队三中队民警上岗还有10分钟。这里是火车站,太原市的繁华地段之一。寒风中,冰冻了一夜的马路正慢慢“热”起来,人群、车辆正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涌来。
车站钟楼的钟声又响了起来。7点整,三中队民警列队完毕。中队长邓续慧讲述当天执勤事项后,民警奔赴各自岗位。一天中最繁忙的时刻来了。
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五龙口十字路口,这是三中队辖区内,三处严重堵点中其中一个,临近早高峰,拥堵尤甚。
高峰警官的岗位就在这里。他刚一站定,就被行人、自行车、机动车的“海洋”所淹没。
焦躁的喇叭声、刺耳的刹车声,所有的机动车都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过去;行人目空一切、自顾自地走着,信号灯成了摆设;骑自行车者,在车流中寻找一切机会辗转腾挪。一时间,人流、车流交织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
“往后退退……往这边走……”高峰几乎成了一个“陀螺”,东、南、西、北四个角都得顾及到,一不留神就堵成一片。
这边正疏导着,那边的自行车已绝尘而去,这块小小的“弹丸之地”成了通行者素质的试验场。
仅仅10分钟时间,高峰就疏导了7、8次堵塞。
“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执勤,早上8点和晚上6点是我们一天最为繁忙的时候。”高峰告诉记者,“有时候我们早上起得太早,都来不及吃早饭,你看看,只要是高峰期,上了岗就没有得空的时候,手脚根本闲不下来。”
相较之前,气温有所回升,但不到半个小时,寒风已经轻易穿透衣物,沁入骨髓,记者浑身发冷,加上周围各种声音、尾气的刺激,心情无比烦躁,想尽快逃离这个“是非之地”。而在各个路口执勤的交警,每班3个小时是他们的基本功。
“冬天,就像站在冰窖中,除了呼出的气是热的,身上都是冷的。夏天,鞋子跟蒸笼似的,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每天还得吸进去很多灰尘和汽车尾气。条件越艰苦,就越是在考验我们,就越需要我们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市民出行,我们站岗,这是我们的职责。”高峰笑言。
在这个路口,随着警哨不断吹响,在“白手套”的不断挥舞下,车辆和人群得以顺利通行。
长期置身于这种环境下,交警们年纪轻轻就已经患上职业病。“除了鼻炎、咽喉炎,膝盖都有风湿性关节炎,身边的同事都这样。”他平淡地诉说。
文明热情服务是永远的承诺
高温、灰尘、汽车尾气等肉体上的“折磨”,交警们都有办法对付。而一些人的白眼、恶言等精神上的“摧残”,则让邓续慧很是无奈。
“站岗体力花费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与群众打交道,很多时候市民不理解,不配合我们,会产生许多隔阂。”对于这样的双重消耗与压力,邓续慧表示:“文明、热情的执法,为百姓服务就是我们的初衷。”
怎么利用破窗效应更好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这是邓续慧一直思索的问题,答案是:治堵先治乱。
乱点之一就是货运车辆的停放,五一东街是最为集中的一片区域。但这个举动遭遇到了乱停乱放者顽强的“阻击”,“我们在这边都已经10多年了,你爱咋咋地吧。”
一时间,阻碍重重。就在中队准备加大执法力度时,说情、送礼让通融通融的接踵而来,然而,他们不为金钱和利益所动摇,并最终成功“打掉”这个“拦路虎”,周边道路通行能力得到提升。
就这样,优化道路通行举措的步骤一块地一块地的向前推进。
出租车违规停放也是难点之一。前不久,就在民警对违章出租车进行处罚时,司机拒不出示相关证件,并下来推搡执勤民警,在民警开出罚单后,并叫嚣“你就不要在路上走,小心我那一天撞死你。”
最终,该司机被拘留5天。此举,有效打击了黑车、出租车违规停放者的嚣张气焰。随着乱停乱放的消灭,三中队民警在更好地营造群众良好出行环境的同时,也树起了警威。
走出“硬邦邦”的执法模式
执法是交警的生命线,“出彩”的地方在执法,群众反映最多的也是执法。随着时代变迁、环境变化,民警得跟上这种形势。
在提高民警执法水平上,中队有着固定的模式,每天执勤完毕后,会有一个点评和讨论的时间,当天工作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都会在这个时候得到解决。
每天8点的学习时间,也是雷打不动。在这个缺什么补什么的环节,他们强化民警对法律法规“一口清”的学习,开展了“从警为什么?”的大讨论活动,以及“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等系列执法理念教育活动。“根本上还是要让每名民警切实做到言行文明、举止得当,注重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提高执法的公信力和效率。”邓续慧表示。
火车站附近,非法残疾三轮车比较多。打击一次,过几天又开始非法营运,并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
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管理、规范他们?中队民警从帮扶弱势群体出发,积极化解社会矛盾。
残疾人李某因非法营运4次被民警查扣,每次都是同民警百般作对。然而,当民警了解到李某双手灵活,就主动为他联系了一个利用易拉罐制作手工艺品的业务。事后,李某真诚地表示:“就凭你们民警这么有耐心地对我宣传政策,讲大局意识,帮我找出路,我以后再也不违法了。”
现在,他不光自己守法,还主动帮交警在残疾人中间做宣传,影响了一大批残疾人从违法转向守法。
就这样,太原市交警支队在实践中求解,在工作中创新,逐渐走出了“硬邦邦”的执法模式。
一天下来,又到华灯初上。寒风中,三中队的民警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记者渐行渐远时再回望,他们模糊的身影已成了道路上最璀璨的光芒。
而在夜色中,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名字的交警,还都坚守在城市的各个路段,守护着我们城市的道路安全。他们用工作上的辛苦、身体上的承受、家庭上的牺牲,换来的是我们道路的畅通、出行的平安。本报实习记者 翟步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