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太原太原

尖草坪区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实现新突破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11/14 10:28:26

    太原市尖草坪区国税局作为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单位,按照“分类税源、分解职责、应对风险、突出评估”的总体要求,结合经济税源和征管资源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出了一条以“严、细、实”为特点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路子。


    (一)科学划分税源,实施分类管理


    一是突出“行业+规模”,科学分类税源、合理配置人员。将钢材、煤炭、成品油经销、混凝土生产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五大主导税源行业、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和个体户实行分类集中管理,对70%的管理人员进行重新配置;二是突出“堵漏+规范”,实施针对性管理、开展个性化服务。按照“发现一个行业的问题,规范一个行业的管理,堵塞一个行业的漏洞”的理念,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并运用“进项税额抵扣比重法”、“原料库存核实法”和“单位产品物耗法”等加强管理,今年以来共征收税款3437万元,同期增加985万元,同比增长40.17%。


    (二)合理分解职责,实施扁平管理


    一是管理职责分解细化,职能部门一分为三。将纳税评估、涉税事项调查的职责从原税源管理部门分离出来,使得机关与管理部门的有效联动,形成扁平化管理格局。二是涉税调查事项前移,与纳税服务科合二为一。将依申请的调查事项前移到办税服务厅,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并岗位”的管理机制,实施专业化管理以来共调查4500余户次,每组每天办结调查事项5户次。三是厘清税源管理职责,做精做细做实基础工作。职责分解后,税收管理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加强管户巡查以及对非正常户的跟踪管理,同时加强零负申报监控,促使税源控管能力明显提升。


    (三)依托信息管税,实施风险管理


    一是抓调查,防范风险。事项调查过程也是发现潜在风险线索、防范后续风险发生的过程,在第一关口拉下防范风险的闸门。二是抓审核,排除风险。税收管理员利用平时掌握的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和情况,认真审核,开展个性化风险识别,排除税收风险。三是抓分析,查找风险。积极协调工商、地税、发改等部门采集工商登记和重点工程信息,查找户籍管理和重点工程领域税收管理风险,开展风险应对。四是抓应对,化解风险。根据风险等级,对风险纳税人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化解风险。


    (四)突出纳税评估,实施联动管理


    一是建立评估一体化机制,形成良性互动。统筹开展风险分析,统一派发评估任务,共享评估成果的工作机制,形成良性互动。二是实行管理建议反馈,形成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每周召开评估工作例会,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填写《纳税评估反馈意见书》,提出管理建议。三是实施一次评估,提供一次辅导。将政策辅导贯穿于纳税评估全过程,针对评估发现的问题,及时宣传相关税收政策,规范企业财务核算行为,降低纳税风险。四是强化复评考核,确保评估质量。出台《纳税评估工作管理考核办法》,从评估完成率、选案准确率、税款入库率等方面对纳税评估质效进行全面考核。并成立复评小组,提高评估质量。


    (五)提高人员素质,确保管理到位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通过春季大集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强化税收风险分析、纳税评估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业务水平。二是强化管理技能。坚持税源管理部门月末两天集中学习业务知识,讨论、交流专业化管理经验,按季组织业务考试,结合考试成绩和工作实绩,按季评选管理、评估、稽查能手,不断提高管理技能。三是改变工作作风。要求征管人员做到“六必看”:每天必看执法预警提示系统和税收执法信息管理系统是否有新提示;CTAIS系统是否有待办事项;税收管理员平台是否有新任务;通告栏是否有新通知;公文处理系统是否有新文件;FTP及其他系统是否有新工作。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征管质效进一步提升。(李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