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3月4日讯(记者 褚艳)今天上午召开的太原市卫生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全市将打造4个医疗联合体,促进医疗卫生人才的纵向流动和管理、技术、人才、科研、信息等资源全面向基层医疗机构下沉,有效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针对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在城市,是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进一步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整体服务水平,太原市将在全市打造4个医疗联合体,探索本市范围内医联体内部编制共用、人员按需流动模式,有效解决上级医院无编不能进人、下级医院有编无人愿进的问题,促进医疗卫生人才的纵向流动和管理、技术、人才、科研、信息等资源的全面下沉。
支持鼓励三级医院与县级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型协作关系,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要实现全覆盖。多渠道补充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专业人员,改善执业资质结构,占编率和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质人员比例均要达60%以上,建立稳定、长效补充机制。
完善“社区——医院绿色通道”,聘用退休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促进人才按市场需求合理流动,着力改变基层机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萎缩现状,促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模式形成。对于农村卫生室,将充分发挥村医进退留转、乡村一体化和对口支援工作机制的功能,加快推进村卫生室“四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