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7月2日讯(记者 姚凡 实习生 尚明雪)截至今年6月底,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进出货运量4.5万吨(其中入区2.3万吨、出区2.2万吨),货值8.5亿元人民币(其中进口4.4亿元、出口4.1亿元),审核报关单和清单845份,监管进出区货运车辆合计1326辆次,初步发挥了支持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良好作用。
自去年9月16日通过国家验收、12月27日受理首笔通关业务以来,为服务综保区发展,太原海关在区内专门设立了驻武宿综合保税区联络办公室,通过推行“两单一审”、“通关作业无纸化”等改革,在流程设计上增“效能”,在通关手续上做“减法”。该联络办还推出节假日、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首问负责制等贸易便利化举措。
据太原钢铁集团相关人员介绍,自利用武宿综保区开展业务以来,综合物流成本较之前节省了15%,交货周期缩短了5~7天,签发报关单退税证明联的时间大大缩短,方便企业及时办理货物退税手续,避免资金占压,为国货替代进口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企业该项业务的发展前景有望进一步提升。
今年,富士康(太原)公司也通过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开展了保税物流业务。5月14日,价值17万美元的智能手机配件通关。富士康(太原)公司全程对通关作业时间进行了评估,对快速便捷的通关过程满意,现在已开始利用综保区开展智能手机零件的保税物流业务。此项业务的开展将进一步拓宽武宿综保区保税物流业务的种类,对延伸山西相关产业链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已有5家企业在综保区内办理海关注册登记,16家来自山西、江苏、浙江和天津的企业办理了业务。商品种类涉及不锈钢板材、冷却器、浇注机、机器配件、生产手机用零配件等。主要监管业务包括:太原钢铁集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太钢保税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和相关国内保税加工企业的以“出口复进口”方式申报的“不锈钢板材”,山西嘉里大通公司的保税仓储业务和太重集团公司的保税货物结转。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