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和新婚妻子在云南旅游被导游强制要求购买玉石,没买就被赶出去淋大雨。在录制的视频中一位导游模样的年轻男子说:“中国没有纯玩团,你不要说我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我不管你多牛,这是在云南。”涉事旅行社对记者称,视频中导游系其属下“优秀导游”,并称“游客有责任配合导游完成购物”。(9月21日 《北京青年报》)
小张的这次蜜月游实实在在地变成了一场堵心游。本来这对夫妇是乘兴而来,而最终却闹得败兴而归。因为一部电影使得他们对云南这座城市心驰神往,而因为一个嚣张跋扈的“黑导游”让他们对这座城市失望。虽然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地指责整个旅游行业的乱序,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当前旅游业仍需大力整顿,距大家期待的赏心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常言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本来大家出门游玩为的就是开心,报团出行享受的就是轻松与服务。可旅游业的发展似乎没有盯在服务上,而是为了让游客掏更多的钱,想方设法使“黑招”。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一些不良商家和“黑心导游”对游客旁敲侧击是客气的,暴力威胁仿佛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游客要么迫于无奈掏腰包,要么就是固执己见没什么好果子吃,毕竟是出门在外。不知何时起大家的跟团游不再是单纯游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担惊受怕的负担。
此刻恐怕大家不禁要问:“我们的跟团游何时才能变成赏心游?”笔者认为,倡导了多年的旅游业健康发展,仍然没有杜绝“强制购物”、“黑导游”、“黑旅游社”与“不良商家”的出现,由此来看单纯靠市场自净恐难以维护,还需多方发力共谋良方。首先,作为消费者,无论是选择服务还是选择商品,切记贪小便宜,不然吃亏就是常事。维权意识、监督意识,游客必不可少,它们是利己利他的有力“武器”。其次,作为提供服务的商家,想谋得利益无可厚非,但是没有规矩意识可要不得。商家只有把心思花在不断提高产品服务上才是取得利益的“真经”。最后,作为旅游行业的监管部门应该主动出击,不应总是查办走在维权的后面。城市的管理者也应在规范旅游行业的管理上下功夫,树立城市良好的旅游形象,让游客流连忘返,而不是做一锤子买卖。
不可置否,当前的旅游业要想在规范上取得成果,必须议良策、聚合力、出重拳,才能根治沉疴顽疾,显现旅游之魅力、城市之形象。从堵心游到赏心游,究竟还要走多久?只能说心神往之,则必达之。(冯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