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阳泉 > 安全安全
今年秋雨强、秋汛重,我市降雨比常年同期偏多,特别是国庆假期,我市的强降雨牵动人心。阳泉究竟下了多少雨?灾情如何?抢险救灾有何进展?受灾群众如何安置?记者联系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进行了采访。
气象部门数据显示,10月3日凌晨,我市出现降雨。截至10月6日晚8点,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196.4毫米。其中,最大降雨量为郊区河底镇243.3毫米,全市防汛减灾形势严峻。
受强降雨影响,我市部分道路中断、山体滑坡、车辆被淹、农房受损。截至10月11日中午12点,经过我市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区)、市四级灾害信息员统计,通过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上报,此次强降雨造成34772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922公顷,倒塌房屋542间。全部直接经济损失13962万元。
针对强降雨影响,我市及时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和地质灾害III级应急响应。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主要领导先后深入平定县、郊区等地,督导检查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县区和乡镇组织工作人员,24小时不间断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尤其对受灾乡镇、村庄,及时安排专人核查公路塌陷、山体滑坡、民房损毁等险情,第一时间将人员撤离安置,并开展后续抢修工作。我市应急管理、规划和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公安、住建等部门,积极组织专人开展查灾救灾工作。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危房、老房、旧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时通知各产权单位,做好应急措施,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在部分容易出现滑坡的地点,工作人员设置了临时警戒线,在个别危险区域设置了警示标语,避免居民误入引发人员伤亡。针对损毁的电力、通信、道路等设施,相关单位全力组织人员抢修,保障群众生活所需。
降雨导致气温下降,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也在有序开展。截至10月11日中午12点,我市已紧急转移安置1494人,其中分散安置1426人,集中安置68人。对于住房存在安全隐患的居民,工作人员动员住户及时离开危险房屋,采取投亲靠友的方式分散安置。对于部分没有去处的住户,我市按照就近安置的原则,将他们安置在村委会办公室、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机构、饭店、学生公寓等,并配备了必需的生活物品,保障受灾群众生活所需。
10月11日上午9点,我市结束防汛IV级应急响应。下午6点,我市结束地质灾害III级应急响应。(崔芳 张泉东)
【责编: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