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4日

当前位置:首页 > 阳泉 > 人才人才

依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市总工会强化法治建设提升维权实效工作纪实

来源:阳泉日报 作者:梁海平 王彤冉 发布时间:2021/3/31 14:37:00

图为市总工会开展“宪法进企业”宣传活动。罗 斌摄

图为阳泉中环洁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万浩芳摄

以法治建设为统领、以创新发展为方向、以服务基层为抓手——2020年,市总工会法工部按照《2020年省总法律和集体合同工作要点》具体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总工会十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强基、规范、服务、提升”的思路,在推动“智慧工会”建设中提升服务基层工会和广大职工的能力、提升维权工作实效,全力推进法律和集体协商工作提档升级,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法治建设为统领,在营造依法维权氛围中取得新成效

立足建立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市总工会党组深入研究工会系统法治建设工作,成立党组领导法治建设工作领导组,下发了《关于健全完善党组领导法治建设体制机制的工作方案》,制定了法治建设工作部署、年度报告、工作协调、调查研究、重大事项请示、督察督办、信息报送等7项工作机制。

立足落实法治建设职责,市总工会制订下发《市总工会202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明确全年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召开市总法治建设工作会议,下发《阳泉市总工会2020年度党组书记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工作清单》和《市总工会法治建设工作机构职责》,明确了法治建设工作领导组5项工作职责,法治建设领导组办公室12项工作职责,成员部门11项工作职责,形成了职责有清单、任务有人抓、工作有落实的法治建设良好氛围。发挥好法治建设领导组协调沟通作用,完成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专项考核、市委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年度任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年度任务等法治建设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立足巩固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市总工会主动加强与人社部门、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联的联系协调,联合制定下发《关于开展2020年集体协商“集中攻坚”行动的通知》,完成“六项行动三步推进”集体协商重点工作任务。2020年4月27日至29日,与人社部门共同参加了全国2020年“和谐同行”千户企业培育共同行动部署会和网络培训班。同年9月16日,召开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研究部署我市企业集体协商和“和谐同行”千户企业培育共同行动工作。

立足完成“七五”普法任务,市总工会按照市委《关于做好“七五”普法验收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全市工会系统和市总机关“七五”普法工作组织领导、中心组学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落实、法律宣传等工作进行全面总结。2020年7月23日,市总工会接受市委“七五”普法验收组的检查验收,得到了检查验收组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以智慧工会为载体,在打造线上线下维权模式上取得新进展

围绕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协商宣传活动,市总工会利用微信群开展了第19次“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月”集中宣传活动,重点宣传疫情期间稳定劳动关系的劳动用工政策。指导矿区开展首届集体协商模拟谈判比赛,组队参加全省首届基层集体协商竞赛,并取得团体第二名的成绩;走进基层开展集体协商工作培训,提高各级工会干部协商能力和素质;深入基层指导集体协商工作,提高基层开展集体协商质量和成效。2020年,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和盂县牛村镇耐火行业工会的集体协商经验被省总收录为《山西省集体协商典型案例》,在全省范围进行宣传推广。

围绕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市总工会主动加强与市人社局、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联系,探索建立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2020年6月5日,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程继喜带队,到市中院学习观摩诉讼服务大厅建设情况,旁听建设合同纠纷案件的庭审过程,增强了工会干部劳动争议纠纷预防调解责任意识;组队到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学习观摩,加强与人社部门就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进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落实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制度,指导基层工会依法化解劳动争议纠纷,督促基层工会规范开展职工维权工作

围绕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体系,市总工会贯彻落实市委法治建设、平安建设的安排部署,下发《阳泉市总工会关于加强工会参与劳动争议预防化解工作、在平安阳泉建设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意见》,对各级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市总工会带头成立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建成制度健全、职责明确、作用明显,集法治阵地、法律服务、争议调解功能于一体的劳动争议调解室。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市市、县两级工会全部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全部建成劳动争议调解室,建立24个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3个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131个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围绕拓展“智慧工会”服务阵地,市总工会按照“智慧工会”建设统一安排,建成了法律服务线上咨询平台。督促合作律所建会,确定专人负责网上法律服务;利用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开通法律课堂专项服务,为基层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并提供法律公开课培训课件;开展网上宪法宣传周知识答题活动,参与的基层工会1954个、职工29119个。

以提升服务为抓手,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中使职工幸福感得到新巩固

着力推进集体协商“集中攻坚”行动。市总工会克服疫情的影响,结合我市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实际,分类分期开展集体协商工作,下发《关于实行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工作补贴分级负担经费补贴的通知》,明确了县区专职指导员补贴标准。县区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由2019年的11名增加到2020年的16名。截至2020年年底,建会企业中开展集体协商的企业2073个,覆盖率98.2%,覆盖职工18.77万人。

着力开展“百名专家进百企”法律服务活动。市总工会主动征集职工需求,挖掘工会系统法律人才,为职工队伍提供精准化法律服务,组建了由28名工会干部、30名各领域劳动争议调解员、28名律师、14名法官检察官教授学者等组成的百名专家服务队,深入基层企业、深入广大职工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指导劳动争议调解、引导职工依法维权等法律服务,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着力落实“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市总工会组织工会系统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专项行动,完成年度服务活动任务;推动党组中心组成员带头学法普法,及时学习传达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在工会系统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市总机关干部观看《民法典》公开课和参观《民法典》漫画展;举办全市工会干部法律骨干培训班,邀请市委党校李燕凌教授为工会干部和基层职工讲授《民法典》;组织各级工会干部集中观看全国工会“宪法进企业”主题日网络直播活动,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宣传周系列活动。

着力在办证上做到应办尽办。市总工会推动“智慧工会”建设,实现了法人资格办理所有文件、表格全部在市总工会网页上可以直接下载,方便基层工会办理;组织学习全总《基层工会法人登记管理办法》,做好《民法典》施行前后新旧办证衔接工作。2020年,市总工会共办理法人资格证书466个,其中新办理168个,变更办理298个;全市基层工会共办理法人资格证书1148个。


【责编: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