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阳泉 > 时政要闻时政要闻
阳泉市郊区平坦镇桃林沟村总面积3.7平方公里,现有501户1107人,党员72人,“两委”班子9人。近年来,桃林沟村以“经济强村、环境靓村、文化兴村、旅游旺村”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全村固定资产达到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万元。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尊老敬老模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桃林沟村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强基石,创新“5337”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巩固集体经济发展质量,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高,实现了“乡村治、百姓安”。
党建为魂 五抓五促增内力
抓班子促长效。把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引领乡村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明确“两委”班子成员具体分工,做到职责清、任务明。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坚持能者优先,在村“两委”换届中,选拔4名40岁以下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年轻干部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进一步增强谋划发展、致富带富、经营管理、创新创业的能力。
抓管理促服务。抓好网格化管理,建立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4名网格小组长、4名辅助网格员的“1+1+4+4”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
抓制度促规范。制定《村级权力运行流程》《党员干部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干部勤政廉政工作制度》等20多项制度,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做廉洁自律表率、干事创业先锋。
抓学习促提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的培养,通过组织常态化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每年年底召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座谈会,研判发展路径、增强发展本领、厚植转型动力。
抓规范促发展。党委书记李乃珠发挥“领头雁”作用,通过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化开展支部规范化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通过参加集体经济“大比武”,立足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常态化谋划推进高质量转型思路,为桃林沟长远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治理为要 三治融合提能力
坚持自治固本,提升群众“组织力”。探索基层治理体系“桃林沟样本”,共有160多项重要事项按照“六议两公开”程序落实,充分保障群众自治主体地位。规范权力清单、权力运行监督清单,精准执行村级组织职责清单、任务清单,村干部岗位职责清单、任务清单、负面清单,运用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方式精准制定问题清单,进一步强化民主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坚持法治健体,提升制度“执行力”。全面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定期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宣传服务,引导村民学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抓好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发挥“老余工作室”专业调解作用,力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健全完善制度体系,依法依规管理“三资”,推行村委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分账管理,织密制度“笼子”,保障村级组织规范运转、健康运行。
坚持德治润心,提升社会“号召力”。落实红色领航战略,在桃河民俗文化园打造由“桃林沟乡村故事馆”、“走染坊记忆馆”、“阳泉革命英烈纪念馆”、“古州家风馆”、“工匠精神馆”系统集成的文旅一条街,在讲好红色故事中弘扬传统文化、提升道德修养、强化党性体检、赓续红色血脉。
发展为基 三大举措聚合力
立足特色,开创发展新局面。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创业不停步、求新不落伍、为民不懈怠、追求不满足”的精神,完善配套设施,相继建起桃花源里公园、水上人家、桃花园等景点;建成桃林欢乐世界、马术俱乐部、卡丁车场、滑雪场、悦洋水世界、桃林鹊桥、银河冲击波、彩虹滑道、童立方体能俱乐部等游乐项目;落成会议中心、小溪水、桃林生态园酒店等服务场所;以桃为引,发展桃花经济,通过举办桃花节、采摘节、星空音乐节、灯光艺术节等,做到以节会友、集聚人气,全面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成功申报国家4A级景区,走上了一条特色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为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带动,构筑发展新机制。用好煤炭资源第一桶金,加快转型步伐,将村集体投资和招商引资相结合,打造一体化产业发展链条,建成金凤凰养殖场、万方商砼、太阳石建筑材料等村办企业,完善企业管理体制,释放发展潜力,形成现代企业体系。筑巢引凤建成桃林沟果蔬交易市场,服务周边20余万居民,解决就业岗位1000余个。积极在后续产业发展上做文章,投资1亿多元建设年产5000吨土豆雪花粉项目,带动村民就业和土豆种植业发展。
广开思路,形成发展新氛围。充分发挥桃林沟联村党委在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联建村在生态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地域特色、乡风民俗等方面共谋发展、合作共赢,努力打造全省“美丽乡村连片建设试点”。比如桃林沟村接入市热力管网工程的同时为周边村铺设入口管道,便利了周边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帮助大南庄村易地搬迁,土地平整后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与桃林沟景区实现整合,大南庄村民享受和桃林沟村民同等福利待遇。
民生为本 七有建设强效力
业有所就。通过发展集体产业,围绕农业科技、就业创业、农产品营销等方面开展“订单式”培训,培养知识技能型能工巧匠,全村劳动力安置率达99%,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实现就业。
住有所居。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可容纳全体村民的水、电、气、暖配套齐全的桃林人家和喜来居住宅小区,让村民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条件。
老有所养。每月投入25万元为女55周岁、男60周岁的村民发放560—1600元不等的养老退休金,7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不同等次的生活补助,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安。
学有所教。建成寄宿制幼儿园,购买高标准校车,村内学生全部在市内学校就读,对考入一本、二本学校的学生分别奖励2万元、1万元。积极引进人才,为全村发展做好智力保障。
难有所帮。每年对大病、重病患者给予除国家医药报销外的3000元至30000元不等的治病补贴,解决了村民后顾之忧,无因病致贫现象。
人有所乐。组建锣鼓队、秧歌队、晋剧团、腰鼓队,建起农家书屋、健身园、便民服务中心,定期举办文艺汇演,活跃村民文化生活。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工作,激励村民形成人人讲文明的新风尚。
民有所安。落实治安管理制度,组建治安联防队和应急分队,在人群密集和重要路段安装动态视频监控系统,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环境。
今日的桃林沟最厚的功底是党建,最牢的根基是民心,最硬的精神是坚韧,最强的靠山是集体,最深的功课是善治,最佳的姿态是奋斗。下一步,桃林沟村将把荣誉当作续航动力,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更加美丽、更加幸福的阳泉“后花园”而不懈奋斗。
【责编: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