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阳泉 > 时政要闻时政要闻
本网讯:(赵波 晴天)阳泉市郊区旧街乡里五村总面积23.6平方公里,人口360户787人,共有党员63人,村民代表27人,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2019年11月,原后山、闫家庄、路家庄、虎峪、阳坡5个村正式合并成里五村。2021年11月,圆满完成新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里五村党总支以“1233”工作机制为引领,团结带领党员村民加快并村后的“并心”,不断优化农村资源,力争用行政村数量的“减法”换取推进乡村振兴的“加法”,奏响强村富民的新乐章。
把牢一条主线 专项行动与全村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创新“党建+”模式。里五村创新党建+产业发展、党建+队伍建设、党建+微网格、党建+新科技等多种模式,努力将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想方设法激发5个二级党支部的力量,把原先各村的党员调动、凝聚起来,始终突出村党总支在各项工作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实现村级党建工作和其他重点任务和底线工作的有机结合,助推村域经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选优配强“两委”班子。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好配强“领头雁”,统筹全村各方面发展,切实解决“并村难并心”的困境,同时坚持下深水摸人,充实了4名4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聚焦“选、育、用”等后备干部培养关键环节,储备7名40周岁以下的后备干部,建立跟踪成长台账,着力打造里五村后备干部“全成长链”。
夯实两个基础 抓好党建阵地建设和规章制度执行
党建阵地建设。在综合考量地理位置、基础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召开支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后,最终决定里五村的阵地建设选址为路家庄,并且确定了“三室两办一面墙”的打造思路,“三室”,即民主议事会议室、党员干部群众活动室、积分兑换室;“两办”,即谈心谈话办公室、党建办公室;“一面墙”,即村情村务墙。
各项规章制度执行。里五村聚焦理顺运行程序和制定规章制度,在以制度管人管事方面下大力气,先后制定了“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一把手”三不直接分管制度”(不直接分管财务、项目和人事)、里五村保密守则、里五村干部坐班制度等多项村级制度,同时为了解决由于居住分散造成的群众办事不便及矛盾隐患排查难度大等多种问题,进一步划细了村级网格,做到了“村里有总支,成员村里有支部,片区网格有党员”,确保了所有要素进网格、所有服务进网格。
并行三大抓手 促进三个融合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以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为抓手,促进经济发展不断融合。经过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分析研判,确定了里五村要继续依托生态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富硒玉露香梨、杏等特色农产品种植,持续打响富硒玉露香梨这个龙头品牌,努力做大做强紫薯粉条厂、劲钢豆腐厂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同时以华阳一矿风井进驻为契机,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大幅度增收。通过产业的集体谋划,5个股份经济合作社进一步统一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以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为抓手,促进思想认识不断融合。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为民服务便捷化,确定了5名全科网格员、53名辅助网格员和5名民事代办长,细化网格员和代办长的工作职责,努力构建全时间、全空间、全流程、全事项的里五村治理新格局。通过两轮入户征求意见,重新制定了里五村合并完成后的村规民约、“一约四会”、村干部负面行为清单等一系列乡村治理相关制度,确保全村一套班子一套制度管人管事。确定了常态化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模范家庭等推荐评选,强化以德化人,通过统一的评选标准引导全体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变“要我合”为“我要合”,从思想认识上加强融合。
以优化乡村环境为抓手,促进民心民事不断融合。为切实改善并村后的人居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里五村坚持问题导向,以垃圾清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共开展整治人居环境志愿服务12次,参与党员、群众超过800人次,有力推动了全村房前屋后、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整治,通过集中开展志愿服务,共同打造美丽宜居家园,进一步沟通了情感,减少了隔阂,加快了民心之间的融合。
里五村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通过创新“1233”工作机制,党内各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合并后的行政村各项事务进一步融合,村级产业规划进一步清晰,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增收渠道进一步扩大,真正实现了进“一家门”成一家人,说“一家话”办一家事的预期目标,问题、矛盾减少了,发展的步调统一了,在“并村又并心”的道路上越走越开阔。
【责编: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