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4日

当前位置:首页 > 阳泉 > 时政要闻时政要闻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细”致入“微”接地气 党群驿站得民心

来源:山西经济网阳泉频道 作者:晴天 发布时间:2022/6/9 20:43:00

本网讯:(晴天)“累了渴了到驿站休息,有啥烦心事找驿站反映,咨询政策直接来驿站”。阳泉市上站街道驻地单位、社区工作人员把工作服务延伸到驿站、送到街头巷尾,缩短了社区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了居民的认可。自建立以来,先后接待党员群众1000余人次。

上站街道地处老城区中心,自西向东沿南大街呈带状分布,全长4公里,辖区老旧小区多、人口密度大。针对现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存在服务距离“远”,服务对象“偏”,服务范畴“窄”的问题,上站街道积极探索创新,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载体,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以“细”致入“微”服务理念,全面推行“党建+微网格+微阵地”工作机制,构建形成街道、社区、小区“1+10+N”三级党群服务体系,让居民真正感受到“服务就在门口、党员就在身边”。

划细服务网格 延伸服务阵地

上站街道选聘558名微网格员,为微网格员配备工作证、红袖标、聘用证书,明确微网格员“五大员”工作职责。以全科网格员、微网格员为核心,发挥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和志愿者参与治理积极性,推进群众家园共建共享,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治理的骨干队伍力量。

发挥上站街道政府机关单位多、商业实体门店多的特点,有效整合辖区各方力量,推进资源互联互动,共驻共建,利用产权单位协调一批、物业用房建成一批、链接资源共建一批,在小区门房、商业楼宇、广场游园等居民集聚地建设党群服务驿站。统一党群服务驿站标识标牌,配备基础设施设备(一个医药箱、一个工具箱、一份党报党刊、一套应急用品、一套运动工具),提供热水、代收快递、借用伞具、失物招领、借阅党报、借用工具等服务。

党群服务驿站辐射周边形成“15分钟党建活力圈”,带动社区其他领域党群服务站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服务功能,通过不断扩大党组织的服务半径,使党员群众能第一时间找到党的组织,感受到“红色家园”的温暖,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统筹服务资源  搭设议事平台

充分挖掘利用小区居民各类资源,搭建“百事帮”信息平台,成立“近邻百事帮”互助队,解决小区水电暖维修、失物招领、就业信息、家政服务等问题,在平台中增进邻里认识和感情。举办“睦邻文化节”,表彰在小区治理中表现突出的居民,展现小区居民特色特长,为辖区居民提供展现风采的舞台,形成“没事常走动、有事共商量、困难有人帮、邻里一家亲”的社区新风尚。

通过德胜街“喜洋洋”和谐论坛、市政府大院社区“大碗茶”睦邻议事厅、小阳泉南社区“红色智囊团”走动议事会等多元主体议事协商组织,吸收社区调委会、调解志愿者、社区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力量,在社区统筹协调作用下,化解居民矛盾,解决治理难题,让小区居民心思郁结有人解,邻里矛盾有人疏,爱心满溢有人献。

通过整合和转化社区内外资源,凝聚微力量,引领新风尚,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发掘培养社区骨干,持续为社区居民提供常态化的便民服务,引导居民自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及社区归属感,逐步在辖区建成居民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家门口”服务体系。

上站街道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的政治引领作用,强化龙头带动,联动多方力量,聚合区域各类资源,变“闲”为“用”、变“散”为“聚”,实现社会治理和服务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基本和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做实服务载体,用家门口的党群服务“微阵地”,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精准化的服务,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服务就在门口、党员就在身边”,建设形成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


【责编: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