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4日

当前位置:首页 > 阳泉 > 时政要闻时政要闻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阳泉市城区市政府大院社区:“红色+共享”物业 巧解“三无小区”治理难题

来源:山西经济网阳泉频道 作者:晴天 发布时间:2022/6/16 17:20:00

本网讯:(晴天)“小张,咱们的小区是越来越好了啊。”食品小区居民王老师停好车后,跟社区网格员高兴的说着。

曾经,阳泉市城区上站街道市政府大院社区由于楼栋零散、设施陈旧、居民缴费意识不强,让很多物业企业望而却步。同时,随着房屋商品化,不少住户将房屋出售或出租,随着企业关停,小区长期处于弃管状态,成为“三无小区”。

城区上站街道市政府大院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居民小区为主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探索“红色+共享”物业模式,将开放式无物业小区资源整合,物业公司提供“打包式”服务,有效破解了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党建引领 筑牢一线战斗堡垒

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完善小区治理架构。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架构各级职能,街道党工委揽全局,社区大党委抓总体,网格党支部强服务,楼栋党小组集民意,党员中心户做表率,成立了小区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带动小区治理体系全面提升。

推进红色业委会,党员委员挑大梁。今年6月成立小区党支部,党员27人,其中在职党员5人。社区引导鼓励党员业主参选业委会成员,7名业委会成员中有4名党员,业委会主任由小区党支部副书记担任。

抓好小区骨干队伍,激活党的红色细胞。社区在食品小区选树了7名党员中心户,按照1人联系3名党员的要求,通过走访居民,了解居民所盼所想,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着力激活社区党员、在职党员的为民服务初心。在老旧小区改造及推进小区治理过程中,入户收集意见26条,情况反馈8件,答疑解惑33次,逐步引导业主自治自管、自我监督、自我服务。

小区治理 为物业进驻打基础

拆违建,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违建”的形成,实质是个别人侵占公共资源,给其他居民带来不便、引发不满,而拆违又是极为艰难的任务。2009年经过前期的民意调查,社区党委联合城管对76处违建进行了拆除,硬化了路面,粉刷了内外墙,小区一下变得敞亮了。

精修建,做好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食品小区紧邻马路,违建拆除后外面的车辆“涌”了进来,在小区内乱停乱放。小区管道老化,化粪池堵溢情况经常发生,供水主管道因年久失修经常出现阻塞和破裂情况,不定期停水情况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居民生活和邻里关系。社区抓住老旧小区改造这一时机,将其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维修了房顶,更换了上下水、暖气主管道,设置了植草砖车位、安装了路灯,重新铺设了水泥地面,走路不怕坑坑洼洼了,修整了小区门房,安装了门禁起降杆,原先“开放式”小区变为安全的“封闭式”小区。

重打造,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小区以“红色+文明”为设计主题,以整治公共环境、提升居民居住环境为主要设计思路,硬件软件同步升级,多样化优质服务,打造“三无小区”治理样板小区。以红色文化凝聚党员,以党员和公约将群众凝聚在一起,使小区党员活动室、楼道、墙面成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阵地,成为党性锻炼之“炉”、凝聚人心之“桥”、展示作为之“窗”。

共享物业 微小区引进大管家

桃南一巷除食品小区以外,五交化小区2栋楼84户16名党员、鑫田小区1栋楼1排房46户13名党员、铁路红楼小区1栋楼60户12名党员、养护处新楼小区1栋楼42户10名党员。虽然在楼栋党小组的积极推动下分别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或自治管理委员会,但是由于楼栋少、居民数量少等原因均没有物业公司愿意入驻。为此,社区党委提出“共享物业”新思路,在食品小区引入物业公司,辐射为五交化小区、鑫田小区、铁路红楼小区、养护处新楼小区提供卫生保洁、日常维修、家政咨询、绿化维护等服务,打破周边“微小区”“围墙”,将独栋楼串联成一个“大小区”,使老旧小区走出“脱管”状态,推动无专业管理小区从“无章”走向“有序”,彻底解决辖区无物业管理的治理难题。

长效机制 搭建共治共享平台

社区以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大抓党建、深化治理、惠及民生的切入点,在大院“小板凳课堂”的基础上推广居民说事、板凳会议等做法,唤起小区居民主体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引导居民小区建立党支部为核心,党员、楼栋长、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1+3”自治模式,建立小区治理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业主自我消费,自我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良性机制,业主与物业、社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社区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小区党支部+红色业委会+党员中心户”联动机制,组织党员居民带头缴费并配合物业公司做好居民缴费动员工作。 “红色物业”党建工作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小区物业水平得到提升。“共享物业”使老旧小区走出“脱管”状态,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责编: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