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4日

当前位置:首页 > 阳泉 > 时政要闻时政要闻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盂县牛村镇温池村:“微治理”迸发基层组织“大效能”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晴天 张庆飞 发布时间:2022/12/14 17:37:00

本网讯:(晴天 张庆飞)牛村镇温池村搭乘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的东风,围绕省委、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针对发展过程中的治理难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多措并举,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倾力打造“向往的生活”。温池村位于县城东7.5公里处,距镇政府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全村462户1112口人,耕地面积1091亩,有设施蔬菜大棚100余座,年产蔬菜200万公斤,202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800元。荣获“全国精神文明村”,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阳泉市“模范村”“十佳魅力乡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盂县“红旗村”“一村一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网格管理 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今年,温池村坚持党建引领,以网格为单元,广泛收集群众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方面的问题,跟进调度,持续用力,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温池村党支部以“党建+网格化”为方向,以社会化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支撑,通过“连心桥”“守护桥”“联动桥”三桥建设,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全力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构建片区长1人+基层治理指导员2人+网格长1人+专职网格员2人+党小组组长6名+党员代表18人+村民代表23人组成的“七级服务架构”新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新格局。

在原有网格的基础上,对网格内服务区域、服务事项进一步科学细化,建强网格党组织,推进网格员队伍建设,按照全村党员人口比例,精细划分2大网格组织,6个党小组服务区域,将党组织建在网格内,明确网格化服务管理职能,细化网格员职责分工,包保到户、服务到人,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疫情防控、护林防火、安全环保等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党员积分 引导党员奋勇争先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而积分管理制度就像将党员模范作用具体量化的标尺。“亮好一个党员身份,定好一套积分管理制度,抓好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党员三支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温池村党支部书记赵彦军介绍。 

结合实际,温池村围绕农村党员履职尽责、志愿服务、发挥作用等情况,按照《盂县农村党员分类积分管理办法(试行)》具体的考核评定细则,上半年,参加积分管理的有35名党员,严格按照支部动态记分,支委会初评、支部大会评定、公示核准积分、报上级党组织备案等步骤实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评出50分以上的1名,40分-50分的18名,30分-40分的16名。为全村党员创先争优、比拼奉献开好头、起好步。

“五队五亮” 提高为民服务质量

温池村积极参与牛村镇党委开展“五队五亮”党建品牌创建,把全村党员编入服务基层“五小队”,即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队、环境卫生监督队、便民服务工作队、综合治理工作队、岗位履职考核队。  

“五队五亮”在实现志愿者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同时,更激发了党员队伍活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等多项工作中带头攻坚、引领示范,成为发展的“助推器”。

35名党员志愿者通过编入各服务队,亮身份,亮本领,亮服务,亮作风,亮成绩。通过开展“清扫入村街道积雪”“两节期间志愿者防火防疫”“疫情防控政策法规宣传”“核酸检测便民服务”“失能失智老人、困境妇女儿童进行入户走访调查”“村民接种疫苗服务”等活动,无私奉献给全村党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断激发了全村各项工作活力,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乡风文明 提升群众自治能力

温池村按照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总要求,结合以往“星级文明户”创评的模式,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目的,进行“星级文明户”评选。

评选活动前,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发动,让群众广泛知晓评选办法后,对应自身的缺项进行改进提高,对应陈规陋习进行自查自改,对应自身不足进行有效提升,从而达到以评促改的效果。将创评工作有机融入民生改善、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工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使群众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通过宣传发动、群众自评互评,评议审核,共评出县级文明户32人,镇级文明户91户,村级文明户182户。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极大地带动全村群众广泛参与村务、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也彰显出“全国文明村”的品牌效应。

温池村党支部坚持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坚持“党建+网格”服务管理,实现信息高效流通处置;引导村民赓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淳朴村情民风,积极移风易俗;坚持靓化村庄,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坚持“一村一策”,发展特色蔬菜大棚,打造盂县蔬菜基地;依托裕光煤电盂县电厂主厂区坐落境内优势,积极促进村民就业,大力发展厂区经济,全面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各项事业进步明显,村民福祉不断增强。


【责编: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