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4日

当前位置:首页 > 阳泉 > 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做好紫薯文章 蹚出致富新路

来源:阳泉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8/29 18:23:40


8月25日,郊区旧街乡里五村阳坡的玉露香梨种植园里,林下套种的紫薯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紫薯苗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勃勃。“种下玉露香梨树,得四五年才能挂果。林下的地空着,我们就试着套种了近30亩的优质高产紫薯。我每隔几天就来地里看看,它们长势好我也放心。这些紫薯在秋天成熟后还要派上大用场呢。”里五村阳坡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许建龙卖了个关子。

跟着许建龙的脚步,记者来到离紫薯种植基地不远的一个工地。工地上,挖掘机、铲车、工程车穿梭其中,工人正加紧施工,有的搬运石材,有的砌筑墙面,还有的登上脚手架作业……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这里正在建设粉条、淀粉加工厂,咱村里试种的紫薯成熟后就会直接来这里‘报到’。上了生产线,紫薯就变成了紫薯粉条、紫薯淀粉,它们的‘身价’能翻好几倍。到时候,这项产业能带动附近30多户村民增收,咱的加工厂至少能提供15个就业岗位。”许建龙笑着揭开了谜底。

林下套种紫薯,不单解决了梨树挂果前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还启发了阳坡人延伸产业链、做好紫薯文章的新思路。许建龙说:“‘一村一品’的概念已经提了好多年,但我们一直没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去年,我们决定在林下套种紫薯后,就开始四处考察。一番调研后发现,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是红薯粉条、土豆粉条,省内加工销售紫薯粉条的企业没几家。我们不如在种植紫薯的基础上再迈一步——建个紫薯粉条、淀粉加工厂。这样一来,咱村也能真正朝‘一村一品’方向发展。”

乡里知道他们的这个想法也大力支持,还派出旧街乡壮大村集体经济办公室负责人张彦文协助村里跑手续、解难题。6月初注册成立市阳光甜薯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后,工程队就立即动工建设标准化厂房。“厂区总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分上下2层。一层有更衣室、原料储存区、淀粉生产车间、粉条加工车间,二层有粉条晾晒区和成品包装车间。车间里的生产设备也在同步订购,预计10月底厂房就能建成投用。”施工负责人郭三元手捧图纸介绍起来。

将来产品卖到哪儿,也是许建龙必须提前思考的问题。提起让紫薯产品“走出去”,许建龙的话多了起来:“厂房建成、设备投用后,我们预计年产50吨紫薯粉条、50吨紫薯淀粉。紫薯富含天然花青素和硒元素,加工出的粉条、淀粉也更有营养价值。对这一点,我们很自信。所以在前期跑市场的过程中,我们抓住了这个卖点,已经和市区的一些超市、职工食堂、学校餐厅、火锅店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未来,咱的产品不愁卖。如果后期产量跟得上,我们还会扩大种植面积,将紫薯系列产品放在一些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郭鑫璐 王丽荣)

 

【责编: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