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4日

当前位置:首页 > 阳泉 > 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冠山镇西锁簧村:汉槐正茂盛 古村正青春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2/7 16:34:00

本网讯:(赵波 晴天)西锁簧村隶属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周围群山环绕,绿树蔽荫,村域范围内植被种类丰富,松、柏、杉、槐等达200余种,绿化率达到40%以上,荣获“山西省级生态村”。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古槐春常在 

西锁簧村境内有被誉为三晋第一槐的古槐,古槐为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种植,树高30余米,粗10余米。历经了三国两晋到中华民国等12个朝代,经历了2200余年的风霜雨雪,至今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2001年6月,经山西省林业部门专家考证鉴定,确认为“汉槐”,是山西现存年代最长仍存活的古槐。

依托“三晋第一古槐”,西锁簧村投资300多万元修建了观槐城。明末清初,村里就依古汉槐修建了娘娘庙,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庙内娘娘神像由蜡像装塑而成,成为阳泉地区首家。依台阶而下,有三孔甘甜如饴的泉水井,井水清澈、透亮,滋润着苍槐的根须。相连的李氏祠堂,筑成另一精粹之所。肃静的祠堂院内,四株茂然、昂轩的古柏,竟和古槐相间联袂,迭映辉照、飒爽披晖。

千年古槐、三眼清泉、娘娘蜡像,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堪称西锁簧村古物遗风中的“三绝”。

古建展“新”颜

《平定州志》中早有“西锁簧的宅,宋家庄的台”的文字记载。

西锁簧村整座村落青砖灰瓦与苍山树影相映,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形成了有机的整体。该村古建筑民居大多为明清所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村内大院以及庙宇建筑多因山就势,组合成形态不断变化的院落,布局整体上看似随意,细节上又非常严谨。

这些大院以李氏家族近20座大院为主,大多为明代所建,多以砖木结构、石砌窑洞建造,其正房多采用窑洞形式,而厢房多为硬山顶结构,这些建筑单体组合成丰富的院落,院落又组成院落群。高高低低,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前前后后,有了丰富的空间层次,产生了“庭院深深几许”的奇妙效果。

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道门”之称的河西院,绵延幽深的河东院,古朴精美的新旧南院,豪华大气的八眼窑、糖坊,雕工精美的碾地院、楼院等。门楣、抱鼓石、影壁、门棂之上,那些精美绝仑的木雕、砖雕和石雕,构图优美、寓意深刻,折射着浓浓的文化底蕴。

遍布全村的古建筑民居所具有的独特的空间处理、地形利用、窑洞民居、建筑装饰、雕刻书法等风格是许多晋商豪宅大院所无法比拟的。具有很高的修复利用价值。

西锁簧村将统一规划修缮保护历史建筑,北以梨树院外围道路、三道街为界、南边连接松垴坡山脚、东边到大西院东坡街、西边到八眼窑跟河西院的建筑群外边界,包括关帝庙、李氏祠堂、娘娘庙、大西院、楼院、糖坊、辘轳井院等,打造复古生态旅游庄园。同时,兴建新村,搬迁所有村民。利用“平定县采煤沉陷区重点治理村”项目,全村整体搬迁。目前,安置小区建设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已有三幢13层单元楼,共338套房圆满封顶,现正在进行装修中。

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村庄格局和传统风貌、厚重的文化遗产将成为西锁簧村进行旅游发展的基础。未来五年内,将诞生一个新的“西锁簧”。前有西锁簧新村——现代化住宅小区,幢幢高楼,干净整洁、绿树成荫、配套齐全;里有复古民居——斗拱飞檐、古朴典雅,特色各异的农家庄园,石砌窑洞,冬暖夏凉,品尝农家菜肴,体验古代田园生活;四围山上,工业园区机器轰鸣、生产繁荣,层层梯田,云蒸霞蔚、桃李芬芳。逐步形成一个以工养农,以农养民,以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为主的产业链。


【责编: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