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2012精彩山西 荣誉盛典 企业展示2012精彩山西 荣誉盛典 企业展示

浮山:夯实上项目的基础

来源: 作者:王俊菲 发布时间:2012/11/7 18:02:17

    浮山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了对企业和项目的服务力度,重点实施了以城镇、新农村、交通网络、文化设施和生态建设为主的五大基础建设,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上项目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核心提示:浮山把强化基础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作为转型跨越的切入点,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了对企业和项目的服务力度,并重点实施了以城镇、新农村、交通网络、文化设施和生态建设为主的五大基础建设,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上项目的基础进一步夯实。正因为如此,一大批项目投资浮山,极大地推动了经济转型。主要表现在:非煤铁企业越来越多,循环经济链条越来越长,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强,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扩大。


    姚玉杰是一位经营煤矿的企业家。2011年,他积极响应浮山县委、县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号召,主动退出煤矿经营,投资6000余万元,兴办了玉杰食用菌有限公司。目前,这家公司已发展成现代化、工厂化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和生物技术研究推广企业。也是全省首家采用液体菌种技术实现连续生产的企业。


    在浮山,像姚玉杰这样投资新产业项目的企业家不是个例。


    侯马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浮山县委书记毛克明对记者说,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经济快速转型发展计划》,不断强化基础建设、提升服务水平,随着投资环境的持续优化,一大批转型项目相继落地建设、投产达效,成为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


    为转型发展创优环境


    浮山县是一个传统资源型县份,产业结构畸重单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给浮山经济带来“红利”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困扰。金融危机的寒冬,更是给浮山上了生动的一课,全县干部群众对资源型经济的弊端、单一产业的脆弱,加快经济转型的愿望更加迫切。


    按照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战略部署,围绕建设“魅力、宜居、和谐、富裕”新浮山这一奋斗目标,浮山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新型化、文化特色化、城乡生态化、民生普惠化“五化”发展战略,重点打造以铁矿冶金、煤焦化电、新型材料、品牌农产品和特色文化为主的五大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发展逐步由一元拉动向多元推动转变,转型跨越、进位赶超步伐不断加快。


    按照这一思路,浮山把强化基础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作为转型跨越的切入点,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了对企业和项目的服务力度,并重点实施了以城镇、新农村、交通网络、文化设施和生态建设为主的五大基础建设,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城乡电网改造,中南铁路及客货站、县城至北韩煤炭集运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正在筹建的引沁入浮等工程项目的建设,破除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49个新农村试点村、推进村的建设,县城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高标准文体中心等项目的建成投用,打造了宜居宜业城乡环境;二峰山生态治理工程和圪塔岭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以及通道绿化、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村庄绿化、环城绿化等十大林业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对投资商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上项目,五大产业竞相发展


    发展环境的改善,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今年以来,多个转型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近百亿元。年度实施的58个重点实施项目顺利推进,20个重点争取项目取得重大进展,这些项目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了五大产业的快速发展。


    铁矿冶金产业发展上,鸿丰达铸业有限公司450立方锰铁合金高炉全面投产,东诚钢铁公司已经成为全国优质铸造生铁基地试点企业。


    煤焦化电产业发展上,建设了北王煤化循环工业园区,煤矿升级改造进展顺利,投资1.7亿元的3万吨活性炭项目即将试产,投资7亿元的100万吨焦化项目开工建设。随着北王煤化循环工业园区的顺利建设,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和循环利用水平得到提高,煤焦化电产业正逐步成为全县转型跨越的战略支撑。


    新型材料产业发展上,晋盛微晶玻璃、满兴硅酸钙板、烨达黑刚玉项目、广和定影膜、圣都免烧砖、太平洋电缆等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品牌农产品发展上,把核桃作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重点扶持,核桃基地发展到10万亩,汉中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核桃露,市场前景看好。国家级绿色谷子生产基地发展到4.5万亩,设施蔬菜发展到5000亩,黄花菜发展到5000亩,并申报了省级万亩王峰黄花菜生产基地。张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设施蔬菜大棚、宏源青苗木基地、中宝脱水蔬菜、凤凰山庄农村休闲旅游等9个项目全部达效。城北农副产品加工园区,百恒油脂加工等6个有潜力、有市场、前景好的农业深加工龙头企业入驻。
    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上,依托中国剪纸文化艺术之乡这一品牌,规划建设了浮山剪纸工艺园区。全县从事餐饮经营和专业厨工者达5000余人,餐饮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太皇峪生态旅游区、尧山森林公园、凤凰山庄农村休闲旅游区对外开放,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转型亮点一串


    浮山县县长张宏志介绍说,随着我县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新上项目不断增多,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的步伐逐步加快。据记者了解,这方面的亮点主要是:


    ——非煤铁企业越来越多。以新型材料、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非煤铁企业新增20余家,占到全县企业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这批企业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增长极。特别是以石材加工设备、智能电瓶牵引车、矿用(风能)电缆等制造项目为标志,装备制造业实现了“零”的突破。


    ——循环经济链条越来越长。黑刚玉、微晶玻璃板材、免烧砖等环保项目,充分利用煤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矿渣等工业废料,实现了废物高效回收、重复利用。


    ——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强。定影膜精密加工、微晶石、离心式分拣处理工艺、玉杰食用菌液态菌种技术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扩大。外资、外经、外贸全面突破,中宝果蔬深加工产品直接出口美国,填补了该县外贸企业“零出口”的空白。新增定影膜、活性炭、杏鲍菇等有出口供货值企业5家,3家西班牙公司与该县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合资企业首次在该县落地。
    浮山掠影:浮山县位于我省南部,临汾盆地东缘。县域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13万,均约全国的万分之一。这里生态优美,资源丰富。煤炭总储量约为75亿吨,覆盖全县国土面积的80%。


    浮山基础条件优越,发展环境宽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优先发展,水平超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亲商、安商、富商”氛围更加浓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有效落实,“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不断完善,外商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证,正在成为外商兴业、外资投入的一方沃土。本报记者 靳淑琴 通讯员 王建斌 李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