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汾酒杯?山西赋”赋文学大赛 > 作品展示作品展示

汾酒赋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张从莲 发布时间:2018/7/27 17:45:00

         为中华之酒都兮,地控秦晋;属锁钥之雄镇兮,水滋汾阳。观原野之辽阔兮,丰稔谷麦;览群山之壮美兮,耸翠吕梁1。阡陌人家,闻酒香兮淡雅;汾水波澜,毓草木兮青苍。开博览之会兮2,探索酒德之深广;启寻根之旅兮,见证文化之隆昌。造化神秀兮,独厚名城;白酒祖庭兮,更发醇香。

汾酒至美兮,以清芳而名世;北齐书史兮3,尊甘露之在堂4。汾清干酿兮,酒经留记;古法黄酒兮,大道传扬。后以蒸馏,承前兮启后;继其品质,夺冠兮封王。牧童遥指兮,杏花春雨;熏风南来兮,古法汉唐。申明亭畔,新淘兮古井;水重佳泉,香醉兮炎黄。人必得其精兮,器必洁其陶;水必得共甘兮,具必湿其缸。湛炽舒缓兮,清蒸两次;粱谷真实兮,得酒千觞。杏花井泉,集天地之灵气;得造花香:5,酿玉液之琼浆。赢美誉于李自成大军6,宇内交驰;夺金奖于万国博览会,声名大张。阔生产之规模,远销兮海外;提酿制之技艺,馥郁兮大洋。酿制之章法,星火远播;蕴藉之酒德,回味悠长。尽善尽美兮,名列十八大名酒;至真至纯兮,香飘千万里海疆。

一派酒香兮,实人间之佳处;千古汾阳兮,为茅台之故乡。载盐买酒,念故乡之佳品;因地制宜,随好义之晋商7。扎根黔地兮,汲泉水之善美;承袭古法兮,发异彩之光芒。仁德之形,在斯以表;阴阳之道,于此中藏。杏花村酒,甜润醇厚;曲水粱米,丰美轻飏。上善之性兮,如水而映月;厚重之风兮,见柔以克刚。似熏风之细柳,长垂春色;如窈窕之淑女,淡梳轻妆。以纯兮以正,为始为祖;以香兮以淡,乃真乃康。求清芬而到底,酒液晶亮;尊古法而求新,大道康庄。佐仁者之眉寿,见鹤发兮童颜;增英雄之胆气,若凤舞兮龙翔。良辰莫负兮,沉醉百年,人对金樽;文采激发兮,驰骋千里,酒润诗肠。

白酒源头,根出一脉;清香典范,誉满万邦。萃五谷之精华,合明德之要义;顺四时之大道,佐诗酒之华章。杯尽而庶民承欢兮,德泽广布;樽列而君子明礼兮,教化以彰。诗酒千秋,弘民主之治世;品类百种,展古法之精良。名城诗酒盛会,寻根问祖8;汾水红日扬帆,筑梦起航。

 

注释:

1、耸翠吕梁:突出汾阳雄踞太原盆地西缘,吕梁山东麓的优越地理位置,为汾酒诞生做好铺垫。

2、开博览之会;2017927,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将在汾阳杏花村举办,中国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西凤等中国各大名酒企业将汇聚汾阳,共同寻找酒文化之根。

3、北齐书史:《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植中说: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

4、尊甘露之在堂;《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就是汾酒

5、得造花香;明末爱国诗人、书法家和医学家傅山先生,曾为申明亭古井亲笔题写了得造花香四个大字,说明杏花井泉得天独厚,酿出的美酒如同花香沁人心脾。

6、赢美誉于李自成大军;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进军北京,路经杏花村畅饮汾酒,赞誉为尽善尽美一九一五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优胜金质奖后,其声誉更是宇内交驰,名声大噪。

7、随好义之晋商;早在二百年前,山西盐商到边远的贵州省经商,因为当时交通不便,黔晋相距九千里,盐商携带汾酒不便,就在贵州用当地的水和玉米、大麦,采用汾酒的酿制方法造酒,没料到贵州的泉水独特,生产出的酒别具风味,从此茅台酒就成了山西盐商的私酿酒。

8、寻根问祖;汾阳杏花村被誉为中华名酒第一村。考古证明,早在6000年前杏花村就开始酿酒,因而享有中国白酒祖庭之谓。

 

作品说明:

一、《汾酒赋》全赋严格遵照辞赋体式创作而成,辞赋是中国散文的源头,也是中国诗歌的源头,有着数千年的传承历史,与中国酒文化同根同源,曹植、邹阳等辞赋大家,都写过酒赋,盛事献赋,是中国文化传统之一。

二、《汾酒赋》全文800字,全赋一韵到底,读起来铿锵工整。同时蕴含着《论语》吾道一以贯之和《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寓意,表达汾酒千秋万代,一脉传承,造福四方的美好象征。

三、《汾酒赋》围绕酒与民俗、酒与经济、酒与历史、酒与健康、酒与文学艺术展开行文,风格以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内容生动、底蕴厚重为原则。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全文严格对仗,句句紧扣汾酒的实际,体现汾酒的特色与中华文明之间的交融荟萃。